29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北京市居民“安全感”处于“良好”等级,北京整体安全感状况相对较好。这其中,“校园安全感”得分为最高。
29日,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平安中国蓝皮书:平安北京建设发展报告(2019)》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据了解,本次发布的报告系平安中国蓝皮书系列第二本蓝皮书。
在今年的报告中,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6个城区的60个社区完成了1200 份入户问卷调查,并进行了13次访谈,使用问卷数据与统计数据、网络调查数据共同完成了对3个层级149项指标的评估工作。
居民对生活在北京的安全感情况如何?蓝皮书中的评估结果显示,北京市居民“安全感”一级指标的得分为81.97分,处于“良好”等级,这反映出北京整体安全感状况相对较好。
从具体调查数据来看,北京市居民“感到安全”的占比为94.09%,比2018年上升了2.51%,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这其中,北京市居民的“校园安全感”得分最高,为92.73分,这也反映出北京市政府对校园安全重视程度极高,投入很大,在制度、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保障较为到位,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校园安全的提升。
有关“校园安全感”的具体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校园的整体安全系数都较高,但不同类型校园的安全状况也有所不同,从排名来看,“安全感”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幼儿园、中小学校园、大学校园。
值得注意的是,与较高的“校园安全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市居民的“社区安全感”不足。
蓝皮书指出,北京市居民的“社区安全感”得分为70.36,系评价项目中的最低得分,严重影响了“安全感”的总体评价。从区域安全感看,安全感最差的是“远离郊区的乡镇”,认为“安全感好”的比重仅占35.48%。
而从区域安全感看,农村地区的整体安全感状况要远高于城区、郊区或城乡结合部、远离郊区的乡镇的整体安全感状况。安全感最差的是“远离郊区的乡镇”,认为“安全感好”的比重仅占35.48%。
综上,基于评估发现的问题,报告认为,平安北京建设在下一步要着重提升共建共治共享能力,加强社会动员机制创新,重点加强基层社区治安防控,防范重点领域安全风险,拓展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提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能力。
相关阅读
2021-01-21 11:01:36
2021-01-21 10:54:02
2021-01-21 10:50:01
2021-01-21 10:48:48
2021-01-20 11:24:38
2021-01-20 11:15:28
2021-01-20 11:11:58
2021-01-20 11: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