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科学内容充斥短视频平台,不仅是对公众注意力资源的浪费,更可能对公众造成误导。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原创真知,才是泛知识类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日,一些教授“国际通用报警求助手势”的短视频在网络流传,声称如若被劫持,只要做出相应手势,路人便可心领神会,从而帮助受害人获救。其中不少主播身穿民警制服,教授的手势也五花八门——有的形似“OK”,有的宛如“拈花指”,还有的像“攥拳头”。事实上,自2016年以来,多地公安机关已多次辟谣,明确表示我国警方从未公开推广过相关手势,打110报警电话或发送短信到12110才是正确的报警方式。
在短视频平台上,类似视频还有不少。主播穿上白大褂、讲几句听上去“很厉害”的医疗保健知识,便成功变身“网红医生”,进而大言不惭地兜售起相关药品和保健品;还有“睡前喝牛奶是个‘坏习惯’,让孩子少长10厘米”等雷人“科普”,以及车灯闪一下、两下、三下分别代表什么意思的“汽车灯语”……诸如此类闻所未闻的“高冷”知识,让一众网友难辨真伪。实际上,很多视频都经不起推敲,后来被辟谣、被证伪的不少。
眼下,短视频平台正在从泛娱乐休闲类向知识分享等专业化、垂直化的方向拓展,一些专业人士、科普达人、行业大V等纷纷入驻短视频平台,更加个性化、场景化的泛知识类短视频正在成为短视频平台的新赛道。在这一背景下,对类似凭空捏造、子虚乌有的内容充斥平台的现象,尤须警惕。
伪科学内容短视频背后,是视频创作者对流量的疯狂追逐。涨粉也好、带货也罢,流量变现的“大饼”驱使其罔顾真实性,一味追求传播内容的新奇性和冲击力,加之这类内容在平台上往往能轻松过审,甚至屡屡被置顶到首页,更助推有关账号和视频创作者胆大妄为、变本加厉地披着知识传播的外衣招摇撞骗。
此外,平台算法的几何级推荐、部分网友的跟风转发,以及大量视频创作者“蹭别人的脚本、赚自己的流量”的抄袭行为,则如催化剂一般,让此类伪科学内容短视频大行其道。
伪科学内容充斥短视频平台,不仅是对公众注意力资源的浪费,更可能对公众造成误导。当反诈、自救等严肃知识被异化为收割流量的工具,很可能导致公众在现实中贻误宝贵的求救时机。面对诸如“核桃治肾结石”“树根治偏头痛”“蒜加白醋泡7天治疗新冠不跑偏”等说法,公众一旦信以为真并加以效仿,很可能会赔上健康甚至性命。还有大小长假期间周期性刷屏的“我不想出来玩了,我要回家”的游客吐槽视频,则可能引发公众恐慌情绪,扰乱公共秩序。长远看,此类现象也有损短视频平台的形象,不利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时下,泛知识类短视频深受青睐,公众有需求、行业有空间,发展前景不错。然而,有媒体此前推出的一项调查显示,“内容同质化、伪科学泛滥”被认为是当前泛知识类短视频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说一些主播通过传播低俗、色情、暴力等违法和不良信息来博眼球、赚流量还较易被识破,那么,披着知识传播外衣的泛知识类短视频,通过虚构、抄袭内容等方式吸睛,其实更隐蔽,公众更加难以辨识。
清理此类伪科学内容的短视频,平台在监管、审核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既要通过明确相关过滤标准、建立科学高效审核体系来“做减法”,又要通过培植更多原创优质up主(视频网站投稿人)、加强对原创知识内容的保护等途径来“做加法”,进一步增加优质内容的呈现。同时,有必要为用户提供意见反馈渠道,引导用户举报违规内容,让用户深度参与短视频产品建设、优化的过程。此外,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督惩处力度,用切实有效的方式督促企业把好内容关、守好行业发展的生命线。公众在享受短视频盛宴时,也要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
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原创真知,才是泛知识类短视频的流量密码。通过提供优质知识传播渠道来发挥更大的公益价值、社会价值,是短视频行业实现健康发展的正确姿势之一。不能让充斥伪科学内容的短视频误导公众,是时候有所行动了。
相关阅读
2021-09-30 16:17:17
2021-09-30 16:14:44
2021-09-30 16:10:47
2021-09-30 16:09:02
2021-09-30 16:03:55
2021-09-30 15:57:50
2021-09-30 15:50:07
2021-09-30 15:4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