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面旗帜,总是飘扬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有一群青年,总是冲锋在“急难险重新”的前沿;
有一种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奉献青春;
这就是诞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高扬于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青年突击队。
2022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们的回信中强调,“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需要各行各业青年勇挑重担、冲锋在前。”这既是对“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和青年航空科技人员的关心肯定,也是对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青年突击队和广大青年的巨大鼓舞,更是对共青团在新时代擦亮青年突击队品牌、加强青年突击队工作的巨大鞭策。
各级团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青年突击队的意见》,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急难险重新”任务中先后组建30余万支青年突击队,以勇于担当、冲锋在前,甘于奉献、吃苦在前,勤于创新、拼搏在前,善于团结、奋斗在前的实际行动奏响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强音。
青年突击队,创造奇迹!
如果有一部高空摄像机,能跨越时空记录青年突击队的变迁,那么影像之初将是上世纪50年代、北京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
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百废待兴。1952年到1954年,北京市一批基础性建筑工程相继开工。据原团北京市委建筑团委杨材松回忆,当时基础建设规模大,中央要求标准高,可施工技术却达不到需要,北京市委建工部便提出要广泛发动中青年,把他们组织起来,勇挑重担,处处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因此,早在1953年,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工地、中苏友谊医院(现友谊医院)工地等就已经出现“青年技术学习小组”“青年突击小组”等。
1953年10月,苏联展览馆工区(现北京展览馆)工程正式开工。1954年初,北京展览馆工程进入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这座建筑面积为4.4万平方米的工程在当时是相当紧急和重大的。这个工程跨度32米,高22米,最大的施工难题是——工业馆拱顶支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1954年1月13日,18名技术比较好的青年团员走到一起,全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成立了。当时年仅30出头的青年木工胡耀林出任队长。这支突击队一开始就表现出了高度积极性。他们不到3小时就完成了计划7小时才能做完的水泥海槽;一天便完成了原计划两天做完的180根撑头,同时还支援其它3个木工班组完成了1月份的计划。
这支突击队还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夜以继日地工作,超过定额260%完成任务,仅用181个工日完成了原计划用478个工日的任务。直到今天,这仍被很多人称作奇迹。
青年突击队见困难就上的带头模范作用,很快传遍了全工地,各工种也纷纷提出向青年突击队学习,随后便产生了更为著名的张百发钢筋工青年突击队、李瑞环木工青年突击队等。
站在2024年,回望70年前的前辈,正如一位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团干部评价所说,青年突击队就是在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中诞生,又是在劳动竞赛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与此同时,“建筑业流动性大,青年突击队就像架播种机,走到哪里把好思想带到哪里、把好事做到哪里。青年突击队不可没有,要把他们的创业精神发扬光大。”
新时代青年突击队,冲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这场发生在祖国西北的地震一时间牵动着国人的心。
“我们在地震发生45分钟后从兰州出发,5时09分到达了震中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一站青年突击队员李铜响说。灾情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迅速响应,青年突击队成员更是冲锋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李铜响回忆,抵达灾区后,全体队员顾不得休息,立即利用生命探测仪和搜救犬逐村逐户对失踪和被埋压人员展开搜救,同时疏散受灾群众和物资。12月的积石山,室外气温低至零下15℃,“搜救过程中我们的手脚很快就被冻僵了。”李铜响说。
李铜响还记得,青年突击队刚到韩陕家村时,全村共11个社929户4700多人,搜索面积8平方公里,队员们反复搜索了3遍,指战员不眠不休持续作战24小时,吃饭和短暂的休整也是在刚搜索完的废墟旁,一些队员端着吃了一半的盒饭就睡着了。
据青年突击队副队长、特勤二站站长丁泓玮介绍,在搜索救援阶段,我们共搜救出两名遇难者遗体,转移疏散128人,搬运物资92吨,摸排264户98间危房。
随后任务转为协助受灾群众安置,突击队逐村逐户提供援助,搭建救灾帐篷331顶,开展助民服务650次,开展社会救助8次,铺设防潮垫、平整土地7240平方米,清理废墟55处2800立方米,清除路障10处500米。
“协助灾民搭建帐篷时,我们每天每人平均要搭建20多顶帐篷,高强度的工作对每一位指战员的身体和精神提出了考验。”李铜响说,队员们每天要搭几十顶帐篷,一到傍晚就抓握不住冰冷的钢制骨架。
缺水、缺电,缺防寒物资,在这最紧急的时刻,中国石化甘肃石油、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中铁二十一局公司积石山片区等单位也纷纷组织青年突击队第一时间投入抗震救灾行动中。
灾情时刻就是最需要青年突击队的时刻。2023年夏季,京津冀地区遭遇特大暴雨袭击。7月29日20时至31日13时,北京门头沟区平均降雨量达322.1毫米,遭遇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强降雨。
109国道门头沟段,是进入门头沟清水、斋堂、雁翅等深山区的主通道。洪灾过后,道路损毁严重,山体塌方、道路损毁四五十处,且山区内部分村镇一度与外界失去联系。
“作为青年突击队队长就要冲锋在前,在急难险重新的挑战面前必须迎难而上!”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西六环路—市界段)工程第十工区项目副经理、青年突击队队长毕新健说,受当地政府委托,他带领5名90后青年突击队队员火速成立“信号组”,在翻越两座山头,走了5个小时后,终于与公司以及北京市门头沟区应急局取得联系,标定进入灾区的“生命坐标”,打通了第一条与外界取得联系的生命通道。
随后,青年突击队又转入抢险救灾的工作中。8月6日凌晨3时,“109国道全线生命通道打通了!”在门头沟斋堂镇,从现场指挥部对讲机中传来了令人激动的声音。这是毕新健与青年突击队队员们历经23小时连续奋战的结果。他们修补了路面断点近8处,及时修堵溃口达200米,顺利完成了G109国道7.6公里的路面疏通任务。
据了解,20天内毕新健青年突击队参加团北京市委组织的支援房山、门头沟两地的恢复重建工作,与16家企业的600余名突击队员共同开展河道清理、入户清淤等工作。共清理完成37户、1000余立方米淤泥杂物,1500余米淤积河道。
每每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洪、抗旱减灾、抗震救灾等重大关头,各级团组织始终听党号令、主动参战,青年突击队总是迅速集结、奔赴一线,成为急难险重任务中一支靠得住的青春力量。
新时代青年突击队,冲在攻关最吃劲的前沿
最近,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好消息不断。2023年12月24日,“爱达·魔都号”离港出海进行首次试运营;2023年12月3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专门点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1月7日,“爱达·魔都号”商业首航圆满完成。
这背后有一支来自开发部大型邮轮项目设计的青年突击队,王高帅几乎经历了国产大型邮轮设计开发的全过程。王高帅至今还记得,最初,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副总工程师、大型邮轮项目设计总监郭勇“招人”时的场景。“我想去!”消息刚宣布完,王高帅和几位青年就立马响应号召,报名参加。
尽管预估到了困难,但王高帅和同事们还是报名参加了该项目。“年轻人有个优点,就是敢闯!”他解释说。
“当时,国内资料有限,甚至我们连邮轮的规格书都没见过。”王高帅回忆说,每次团队拿到有限的资料就分组学习,之后再通过交流汇报的方式进行总结,为了学会,他们采用笨办法,以逆溯的方式从复刻图纸开始学。正是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首艘国产邮轮商业首航圆满完成。
在国产大飞机生产上,同样有着青年的身影。“C919大型客机批产提速”青年突击队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瞄准批产交付任务,以创建生产节拍和提升产品品质为目标,结合总装制造特点,抓好资源统筹和现场生产组织,提升能力、形成节拍、打通生产线,保进度、提效率,圆满完成批产提速、智能化升级、产品交付等各项型号重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
田湾核电站是目前全球在运在建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为保障田湾核电送出线路安全运行以及输电线路扩容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国网江苏电力连云港供电公司成立“核能动脉卫士”青年突击队,现有队员19名,平均年龄30岁。
在青年突击队队长许珂瑞的记忆里,2023年5月15日是团队最难忘的日子。当天,由于改造升级,原有的4条输电线路有3条需要停止运行。“当时,整个田湾核电站就只剩下一条线路往外送电,保供形势空前严峻。”他说。
为安全稳妥度过施工作业高峰期,团队一方面参与工作流程优化工作,通过一遍遍模拟测试,将改造时间精确到分钟,并组织协调多家相关单位共同参与改造工作,在他们努力下,原本两天的改造时间压缩到7个小时,将电网风险大大压降;另一方面,队员们细化责任,明确每位基塔驻守人员,改造期间全程守护。
“我们青年突击队担使命、建新功,把核电安全保供作为提升青年精神素养的主战场,在日常线路巡视工作中,不折不扣完成80公里线路500米范围内的各种安全隐患处置任务。”许珂瑞说,在“核能动脉卫士”青年突击队的共同努力下,田湾核电送出线路已安全运行超3500天。
新时代青年突击队,冲在工程最艰难的一线
2023年11月28日,随着海底隧道管内压仓混凝土浇筑完成,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全幅贯通。海底隧道的贯通,标志着历经7年建设、当今世界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迎来主线贯通时刻。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全长约6.8公里,中交四航局主要负责当前世界最长、最宽的隧道沉管预制工作。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青年突击队队长陈远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他表示,深中通道项目沉管采用封闭式仓格浇筑,每节钢壳沉管内有2000多个密闭仓格,浇筑过程基本不可逆,浇筑精度达到毫米级,传统浇筑设备依赖人工辅助,如果应用于钢壳沉管,极易出现错仓、溢孔情况。
为此青年突击队历时一年,50多次推翻重来,上百次开会讨论,200多次设计修改,仅一个简单的立柱设计就修改了20多次,终于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套智能浇筑系统,实现了浇筑过程全智能化和混凝土浇筑毫米级精度控制。
河北雄安新区自设立起,就备受全社会关注。2017年11月22日,中建集团中标“雄安第一标”——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该项目致力于为新区城市运营打造创新模式示范基地,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2月7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只有112天的工期,且跨越冬期施工和春节,工期紧任务重,天气冷工效低,项目一开工即进入抢工状态。
为高标准完成任务,中建集团组建20余支青年突击队,开展“比管理、比安全、比质量、比进度、创鲁班奖工程”的“四比一创”劳动竞赛。
负责机电工程的突击队长王磊,为实现3月23日项目供电目标,连续3天2夜没合眼带领机电团队调试检查。
正是在青年突击队以及各方努力下,项目工地创造了7天完成12万立方米土方开挖,10天完成3.55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12天完成2.1万平米办公生活区建设,25天完成1.22万吨钢构件的安装,40天(1000小时)实现7个钢结构单体的全面封顶,45天完成6万平方米幕墙、1.7万平方米内装施工等一系列的雄安速度。
2023年10月2日,雅万高速铁路正式商业化运营的消息在国内社交平台广泛传播,雅万高铁项目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更是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走出国门的“第一单”。事实上,随着中国工程走出去的,还有青年突击队。
中铁四局雅万高铁项目青年突击队成立于2018年6月,现有队员41人,平均年龄26.5岁,承担正线全长27.55公里施工任务,包括桥梁、德卡鲁尔动车站、德拉鲁尔动车所,以及箱梁预制和架设任务。
中铁四局雅万高铁项目青年突击队队长钮彦鑫告诉记者,与国内建设相比,在印尼修高铁难度更大,“对市场环境不了解,没有在手既有资源,属地劳动力功效及技能水平需要适应培养,语言沟通、文化融合等都需要一个过程。”他说。
钮彦鑫回忆,工程刚起步时就遇到困难。印尼宗教色彩浓厚,少数当地人曾以高铁建设打破原有生活为由抵触高铁建设,为此,队员主动请缨,带着翻译深入田间地头,经过4个月的走访,协调住户1800余家,高铁建设得以继续推进。
此外,印尼地处太平洋地震带,每年发生大小地震数千次。国内几乎没有经验可循,为此,青年突击队经过反复的测算,建立起BIM模型,根据沿线地震峰值,设计雅万高铁减震支座,切实提高了雅万高铁的抗震能力。
在青年突击队的参与下,雅万高铁顺利通车,截至2023年12月,已累计发送旅客突破100万人次。“一段段施工任务完成,一个个困难解决,一点一滴都需要团员青年们付出汗水和努力,工程建设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我们开心满意的时刻。”钮彦鑫说。
青年突击队的故事还有很多。70年间,在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下,在各级共青团组织的动员下,一支又一支青年突击队在参与国家建设中搭建起彰显青春价值的舞台,一代又一代青年在青年突击队中唱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相关阅读
2024-01-19 14:13:38
2024-01-19 14:12:41
2024-01-19 14:11:29
2024-01-19 14:10:42
2024-01-17 13:29:28
2024-01-17 13:28:28
2024-01-17 13:16:37
2024-01-17 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