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快讯

追风口,险企争抢新能源车险

来源:
15分钟前

       2022年,财险业务成为保险业的重要“淘金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上市险企旗下三家财险公司——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平安产险去年多项业务指标表现亮眼。去年,车险保费收入占据半壁江山,迅速成长的新能源车正成为险企的兵家必争之地,2022年人保财险新能源车保费收入达206亿元,同比增长72.7%。

  新能源车险上演争夺战,三大险企均“摩拳擦掌”。据了解,人保财险在新能源车险上正全力与新能源车的电池厂家、主机厂合作。太保产险已建立专门的新能源汽车保险事业发展中心。而平安产险方面则将在新能源、无人驾驶、里程保险等新的车险细分领域储备核心技术,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

  此外,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随着上市险企寿险转型,银保渠道保费收入集体上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对记者表示,过去几年受大环境等因素影响,各家上市险企个险渠道人力、保费萎缩,要补足“失去的保费”,银保渠道是不错的选择,更容易上规模。“去年底债市下行,一些银行理财产品破净也是促使银保渠道保费增收的短期因素。”王国军称。

  转型“十字路”,抢攻财富市场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保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约4.7万亿元,同比增长4.58%。其中,财险成为拉动行业保费增长的发力点,去年同比增幅达到8.7%。相比之下,人身险公司同比增长2.78%,这一数字较2021年5.01%的增幅出现滑落。

  从资产端来看,2022年,保险资金的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为3.76%。其中,人身险公司财务投资收益率为3.85%,财险公司年化财务收益率为3.23%,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统计发现,五大A股上市险企中,仅有以财险业务为主的中国人保实现了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涨幅达12.8%,其余险企这一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数据显示,中国人寿降幅最大,达36.8%,新华保险降幅也达到34.3%。

  过去几年,寿险转型成为上市险企发展的主基调,调整业务、产品结构,队伍清虚提质以及拓展“保险+医疗”“保险+养老”服务外延则是各家上市险企的共同选择。

  转型之下,2022年,多家上市险企或旗下寿险公司个险渠道继续承压,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但银保渠道集体表现亮眼。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总保费同比增长28.6%,平安寿险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5.9%,太保寿险银保渠道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大涨308.7%。

  过去两三年,银保渠道已然成为上市险企保费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对此,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表示,去年,各家险企个险渠道人力规模下降,因此在银保渠道上投入了更多资源,而增额终身寿险等兼具保障与长期储蓄功能的产品,也能满足银保渠道客户需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则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上市险企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上涨可能更多地受周期性因素影响。过去几年,受大环境等影响,各家上市险企个险渠道人力、保费都在萎缩,要补足“失去的保费”,银保渠道是不错的渠道,更容易上规模。另外,在今年市场环境更为乐观,股市可能上行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愿意通过银保渠道收取更多保费,拿去投资,从而增厚资产端利润。

  王国军进一步表示,去年底债市下行,一些银行理财产品破净也是促使银保渠道保费增收的短期因素。

  “正是因为大家更了解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投资决策会比较谨慎,因此,更愿意去购买一些保值、刚兑的储蓄型保险产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房地产投资不再吃香,银行理财也不再保本,人们腾出来的钱主要放在银行储蓄上,而保险也分流了一部分。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数据,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7.65万亿元,较去年初下降4.66%,全年平均收益率达2.09%。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看到,部分上市险企旗下寿险公司去年在售的保险搭配万能账户保底利率达到2.85%。

  尽管保险需要持有的年限更长,但收益优势正吸引部分保守投资者。一位消费者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我的钱之前主要存在银行理财里,现在银行理财也不保本了,所以去年底就买了点保险。虽然期限长至7年,但买点有收益保障的产品更安心。”

  上市险企也敏锐地嗅到趋势,试图在财富管理市场上分杯羹。

  中国平安2022年年报称,在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市场利率下行以及权益市场波动的背景下,保险财富类产品相对于其他金融产品的长期稳健优势凸显。去年平安寿险推出了传统年金、终身寿险等多类产品。

  不过,在专家看来,基于整个财富管理视角而言,上市险企的优势并不在于保险产品本身,而是医疗、养老等外延服务。

  王国军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保险产品流动性较差,保险公司经营成本也比较高。“保险产品不如银行理财、基金等受客户欢迎,但保险公司的医疗服务、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等服务做得还不错。”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上市险企或旗下公司或多或少都在养老、医疗等方面有所布局。以新华保险为例,截至去年末,其乐享、颐享、尊享三大养老社区产品线全面落地,已初步形成“康养综合社区+照护医养社区+休闲旅居社区+健康管理中心”的全功能康养服务体系。

  朱俊生认为,保险产品在财富管理市场上份额会进一步提升,但可能不会特别显著。“大家首选可能还是银行,但保险长期确定性保障的功能也被更多人所认知。从趋势而言,份额会增加,但很难说迅速增加。”

  追赶“风口”:新能源车险保费迎两位数增长

  过去一年,车险保费收入占据半壁江山,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爆发,迅速成长的新能源车险更是成为险企的兵家必争之地。

  2021年中保协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后,相关业务迅速铺开。过去两年,人保财险不断在新能源车险领域布局,数据显示,2022年,人保财险承保467万辆新能源车,保费收入达206亿元,同比增长59.6%和72.7%,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约占总车险保费收入的7.6%。

  新能源车险显现出增长后劲。2021年,人保财险新能源车承保量为292.6万辆,同比增加88.2%,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119.1亿元,同比上升83.9%,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约占总车险保费收入的4.4%。

  太保产险也在开疆拓土,2022年,其新能源车保费增速超过90%。太保产险总经理曾义介绍,公司已经建立专门的新能源汽车保险事业发展中心,去年新能源车保险市场占有率达到13.7%,高于公司整体车险市场占有率2个百分点。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2022年年中,太保产险高管曾称,近两年,公司新能源车险业务增长非常快,在新车车险业务结构中的占比明显提升,去年一季度,太保产险新能源车险的增速超100%,推动车险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长。

  平安产险方面并未披露相关数据,但同样盯上了这一蛋糕——未来,将在新能源、无人驾驶、里程保险等新的车险细分领域储备核心技术,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新能源车险保费大幅增长背后,源于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去年全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达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

  作为一个新市场,头部险企已然展开争夺战。其中,人保财险早在2021年年底便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此次合作将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领域,打造高效协同竞争优势。

  根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350亿元计算,人保财险当年新能源车险保费占整个市场保费的比例高达34%。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车险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在一线,新能源车险的市场争夺战十分激烈,且与传统车险打法并无不同,都是通过与车企、4S店谈合作抢单子。

  不过,新能源车险或许注定是头部“唱主角”。根据中国银保信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到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整体出险频率高于非新能源汽车3.6%,家用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更是高于非新能源汽车9.3%,这意味着若无法进行精准定价,保险公司的新能源车险将面临较大亏损。

  在王国军看来,从传统汽车车险到新能源车车险是一种飞跃,其中涉及车商、车厂包括主机厂、零配件厂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关系。“因为新能源车最大的特点是技术飞跃,且这种飞跃是连续不断的,这对保险公司来说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困扰。比如电池是新能源车中最贵的一部分,风险也是最大的,一旦发生风险,容易车损人亡。”

  王国军称,对电池进行风险评估需要对其技术有深入的了解,大多数车商对此讳莫如深,不希望保险公司知道电池发展到什么程度,有什么风险。而如果保险公司不清楚新能源车各个配件风险,又需要在此基础上定价,进行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这非常难。

  这一背景下,新入局者“来势汹汹”。近年来,掌握着关键技术的新能源车车商加速涉足车险市场,理想、小鹏、零跑等车企相继成立了保险经纪或者代理公司。今年初,比亚迪拟收购易安保险的消息,也一度引发市场关注。

  对此,人保集团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在业绩发布会上回应称,欢迎新能源车企加入,但他们的加入对车险市场影响有限。于泽认为,公司储备了大量销售、定价方面的人才,这些积淀需要过程。同时,过去这些年,公司积累了许多历史数据,在精算、定价方面保持优势。此外,车辆遍布全国,对车险的承保网点和理赔服务网点有很高要求,这对车企来说也是蛮大的挑战。

  未来,保险公司与车商加强合作或是大势所趋。王国军此前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保险公司与汽车制造商、汽车修理厂终归要走向合流。比如,保险公司可能会通过收购或自建的方式拥有汽车厂家,可以控制新能源车各个零部件的风险,而且能把费率与汽车的风险,尤其是驾驶人风险结合起来,提供更好的保险保障。

  投资收益率碰壁,险资布局绿色投资

  2022年于险企而言,是在投资上碰壁的一年。

  这一年,五家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中国平安总投资收益率最低,仅2.5%,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中国人保总投资收益率最高,达到4.6%。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专家王皓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分析称,2022年上市险企投资综合收益率较低,一个原因是股票市场表现不佳,沪深300年收益率为-21.63%,险企权益类投资收益率表现不佳拖累了整体投资收益。而2022年标普全债指数收益率为3.27%,明显低于2021年5.61%的水平。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去年,资本市场环境复杂,上市险资在投资组合中虽然都以配置固收类资产为主,但不同险企调仓步骤并不一致。以股票投资为例,截至2022年末,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保的股票投资比例均较2021年末分别下降1.7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及1个百分点。而中国太保、中国人寿的这一指标则在提升,特别是中国人寿,提升了2.14个百分点。

  Wind截至4月10日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中国人寿加仓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万科A、双汇发展等多只股票。

  中国人寿在2022年年报中称,公司积极把握权益市场调整过程中的长期配置机遇,推动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向中长期配置中枢靠拢。

  值得一提的是,各上市险企均在绿色投资方面有所布局,且三家险企绿色投资规模超千亿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绿色投资规模分别超4300亿元和1500亿元。此外,中国平安落地绿色投融资项目总规模2823.63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达1164.20亿元。

  王皓表示,险资投资双碳领域有三大优势:一是险资是资本市场重要投资者,其在投资上更关注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方向,对双碳战略十分看重;二是险资具有长期性,有比较稳定的现金流,其资金特性决定了,险资可以在双碳领域进行长期投资、战略投资。三是险资受监管监督,在双碳投资方面有《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的原则指导,投资上更能行稳致远。

相关阅读

这个春天,似乎全国各地的潮流人士都捧起了“竹筒”。竹筒里装的不是饭,而是冒着奶油尖尖的特色奶茶,筒身上还有“苏州”“南京”&[详细]

2023-04-12 16:21:50

2022年,财险业务成为保险业的重要“淘金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上市险企旗下三家财险公司——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平安产险去[详细]

2023-04-12 16:15:30

社保挂靠代缴,已经被确认属于违法行为。但现实中,仍有一些机构为没有劳动关系的个人提供社保挂靠代缴服务,并以此牟利。  社保挂靠代缴有何风险?为何屡禁不绝?[详细]

2023-04-12 16:14:17

随着2022年“成绩单”相继出炉,上市证券公司薪资浮出水面。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看到,已发布年报的近30家券商,约九成出现员工平均薪酬下[详细]

2023-04-12 16:10:24

本届消博会展览总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较上届增加20%。消博会里都有哪些好货?到底该怎么逛?一起来看。  本届消博会共设置八大展馆。1号馆为“旅居生活展区[详细]

2023-04-12 16:09:27

4月份以来,河南、湖北等地多家中小银行相继发布关于调整存款挂牌利率的公告,对部分期限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进行下调。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近年[详细]

2023-04-12 15:54:16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负责人日前在解读近日出台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时空大数据应用基本规定》时称,这是主动落实数字中国战略、推进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具[详细]

2023-04-12 15:52:10

外资活跃度是体现一个地区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志。海南自贸港建设5年以来,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超六成。变化的不仅是增速——从成立分公司,到设立业务总部[详细]

2023-04-12 15:43:15

  • 意见反馈:g2416238474@163.com
  • 稿件投诉:g2416238474@163.com
  • 网站首页:www.udlsy.com
  • 客服联系:g2416238474@163.com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