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
2024年进入下半场,长沙如何引进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从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科创能级”持续提升
长沙从不缺乏资本的关注。几年前,以风投女王徐新为代表的投资人瞄准长沙,投出兴盛优选、文和友、三顿半等现象级新消费品牌。
近年来,投资人依然络绎不绝来到长沙,并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新材料等“硬核”科技项目。
受到资本青睐的背后,是长沙研发中心的不断集聚、“科创能级”的持续提升。
2023年,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扬帆起航,长沙打造“一城一区三基地”研发集聚区。
4月,湘江科学城5宗产业用地成功出让,总面积424.34亩,湘江科学中心交易展示中心、科技服务中心等项目落户,湘江科学城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
自贸区长沙片区加速浏阳河数谷建设,马栏山基地推进长沙BIM智谷,科大金霞基地建设开福·科创谷,大泽湖片区打造“海归小镇”。
“湘江新区不仅有工程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及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领域已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我们有了来长沙扎根的信心!”上海云简科技创始人俞洋说。
组建长沙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发展联盟,建立规模超百亿元的科技创新基金群,加强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长沙在《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中跻身全球前30强,创新能力稳居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一方阵。
产业链创新链加速融合
日前,华为举办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发布新一代原生鸿蒙HarmonyOS NEXT全场景智能操作系统。
作为鸿蒙伙伴,万兴科技旗下亿图脑图桌面端、移动端适配鸿蒙系统,亮相大会,展现国产应用赋能下的鸿蒙生态新突破。
“长沙汇集马栏山的音视频数据优势、银河和天河两大超级计算机的计算优势,以及高校云集的人才优势,发展以大模型为基础的AI产业大有可为!”万兴科技董事长吴太兵说。
围绕新质生产力,长沙布局产业链、创新链,推动高校院所、大企业和相关产业链协同发力,持续壮大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七大千亿产业集群,积极开辟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先进储能材料等新赛道。
2023年,长沙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超44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超过3%;自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启动以来,长沙已攻克18项国际领先技术和自主可控技术。
“研发投入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威胜信息总裁李先怀说。在威胜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平均每18秒下线一块智能电表,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生产效率的飞跃。
6月,工信部公布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6家长沙企业上榜。目前,长沙累计有32家企业(产品)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居中部城市第一。
构建新型研发机构体系
近日,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湘江院士港项目批前公示》,湘江院士港,来了。
湘水之畔,麓山之南,湘江院士港建筑由4个院士研发组团、1个院士实验室及公共服务配套组成。
水波粼粼、绿树成荫,湘江院士港“含科量”极高,“含绿量”也极高,将打造成花园式低密度科研基地。
未来,院士先锋团队和主力团队,将在这里攻克物质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深空深地深海等国家重大战略科学领域难题。
“我们坚持把最优地块留给科研机构、把最好配套留给创新企业、把最美风景留给科技人才。”5月31日,长沙市委主要负责人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表示,长沙将为人才创新创业解决后顾之忧、创造更好条件。
近3年,长沙出台实施多项激励措施,引进各类人才86.6万人。培优发展环境,各类要素资源集聚长沙,激发出蓬勃的创新创造活力。
“在长沙创业,有强烈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回长沙创业7年,清华大学博士后周博文,带领湖南睿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Rsense系列智能边缘终端、AIVI视觉算法软件平台两大核心技术,应用于中国中车等2000余家企业,斩获50余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
计算与数字经济、半导体技术与应用、新能源等6家创新研究院,增材制造(3D打印)、北斗产业安全等9家工业技术研究院陆续落地建设。
长沙正探索形成创新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新型研发机构体系,积蓄从量变到质变的澎湃动能。
相关阅读
2024-07-08 15:53:05
2024-07-08 15:49:48
2024-07-08 15:48:01
2024-07-08 15:41:32
2024-07-08 15:40:22
2024-07-08 15:39:40
2024-07-08 15:35:17
2024-07-08 15: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