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快讯

他们为何跑上农业机器人赛道

来源:
47秒前

  农业机器人是农机装备的高级形态,走进普通农户需要相当长时间。智慧农业不是人与机器的博弈,而是彼此之间的赋能。传统农机把农民从“体力劳动者”变为“机器操作手”,智慧农业机器人将把农民升级为“机器人管理者”“数据决策师”。

  宇树科技近日宣布,将其四足机器人Go2应用于智慧农业领域,探索机器人赋能农业新路径;由深圳蓝侠机器人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发的全国首台冬枣采摘机器人篮侠不久前在陕西大荔投入应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可自动巡航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复旦大学机器人与自主无人系统实验室研制的番茄精细化作业智能农业机器人亮相……越来越多主体跑上农业机器人这一火热赛道。

  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农业对智能化有着深切渴望。不同于以往的农业机器人,智能农业机器人能实时感知环境数据,通过图像识别、深度学习,实现自主决策和行动。例如,以往需要人给地图“打点”,手动规划路线,如今凭借北斗+5G技术,搭配智能算法,能自主规划路径、自动避障。借助AI技术的突破,当前农业机器人已能开展巡检、施肥、喷药、采摘等工作。以宇树科技为例,其搭载农业专用传感器及AI视觉系统,可用于监测幼苗生长并实时采集田间数据。

  无论是宇树科技、中国科学院,还是哈工大、复旦大学,都不是传统的农业科研单位或农业科技企业。之所以投身这一赛道,就是看好农业机器人的技术和应用前景。农业机器人之所以能,不仅在于机器视觉、知识图谱、决策模型等通用技术快速发展,还在于卫星遥感、低空技术、地面物联网、农业传感器等农情获取技术日臻成熟。随着农业规模化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和经营体系有了很大改善,新事物有了用武之地。这使得不少经营主体或科研主体,把创新目标瞄准了一片蓝海的农业领域。

  其实,农业机器人比工业领域机器人更难研发和推广。分析原因,一是,农业是非标准化环境,对象是生命体,而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需要光学、传感、机械、算法等领域专家协同解题。二是,农业比较效益低,技术不一定多高但成本要尽量低,没有效益农民就不会买账。三是,有的技术产品说起来丰满、用起来骨感,以采摘为例,工作人员坦言,最难的是辨别成熟的果实,还要避开枝叶实现无损采摘。这些因素叠加,导致农业机器人目前依然只是“盆景”,只在极少部分经营主体和场景应用。

  技术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迭代进化能力,在越来越接地气的情况下,成本有望越来越低。宇树科技Go2农业版的亮点是“AI视觉+边缘计算”能力,基础售价为1600美元,对高值农业来说,具有一定性价比。第二代冬枣采摘机器人样机已进入研发阶段,重点解决高温条件下识别和抓取效率下降等问题,第三代也有了研发日程。这启示行业,要从实际出发,不断迭代优化,尤其要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上找突破口,打造模式多样的解决方案,增加吸引力。

  发展农业机器人,要有历史耐心。我们常说,农机装备让农民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直至今天,在农业的不少领域和环节,农机装备依然面临落地难、不好用的问题。农业机器人是农机装备的高级形态,走进普通农户更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要看到,智慧农业不是人与机器的博弈,而是彼此之间的赋能。传统农机把农民从“体力劳动者”变为“机器操作手”,智慧农业机器人将把农民升级为“机器人管理者”“数据决策师”。按照规划,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彼时的农业机器人会不会像今天的拖拉机、收割机一样普及?值得期待。

相关阅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增速较前5个月提升2.2个百分点。这一上扬曲线,是5G新通话、直播短视频、云[详细]

2025-08-26 10:41:24

  农业机器人是农机装备的高级形态,走进普通农户需要相当长时间。智慧农业不是人与机器的博弈,而是彼此之间的赋能。传统农机把农民从“体力劳动者”[详细]

2025-08-26 10:41:0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详细]

2025-08-26 10:40:27

  8月22日至24日,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大同举行。开幕式上,大会重磅发布“1+4”个算力行业发展报告,即《2025综合算力指数》和《2025算力发展报告》《2025[详细]

2025-08-26 10:38:41

记者8月26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导的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在广东省江门市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用来捕捉有“幽灵粒子[详细]

2025-08-26 10:38:06

  地下700米,广东江门的一处静谧山体深处,一个直径超35米的有机玻璃球正静静捕捉来自宇宙的“幽灵粒子”——中微子。  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详细]

2025-08-26 10:37:31

  2025中国算力大会日前在山西大同举行。“算力”一词频繁出现在各类新闻报道和讨论之中。它究竟是什么“力”?通算、智算、Token等一个个术语又代表[详细]

2025-08-26 10:36:53

  中国研究团队25日在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医学》在线发表论文,报告世界首个将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的案例。该成果有望帮助缓解肺移植供体短缺的难题,被国[详细]

2025-08-26 10:36:24

  • 意见反馈:g2416238474@163.com
  • 稿件投诉:g2416238474@163.com
  • 网站首页:www.udlsy.com
  • 客服联系:g2416238474@163.com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