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快讯

科技在文物“防保研管用”领域大显身手

来源:
57秒前

  10日,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乔云飞接受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科技创新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科技对文物工作的引领作用日益明显,聚焦文物“防、保、研、管、用”等应用领域的科技攻关取得了重要进展。

  具体来说,科技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广泛应用,火灾探测、自动灭火、防盗预警等新装备,大幅提升了文物风险监测预警的能力。由文物防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研发的馆藏文物防震成套技术装备,经受住了多次6级以上地震的考验。常见虫霉在线识别系统和新一代便携式熏蒸装备投入使用,馆藏环境监测及调控技术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

  科技拓展文物保护路径。乔云飞表示,石窟寺岩体稳定性评价、裂隙渗水治理等取得了创新成果。土遗址病害诊断评估、防风化技术研发系统化推进,文物病害科学诊断方法和动态监测技术都已取得了突破。由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研发的世界首个文物多场耦合实验室投入使用,春夏秋冬、晴阴雨雪的长时序变化可以在实验室的方寸之间得到有效模拟。

  科技助力考古发掘研究。乔云飞表示,多学科交叉研究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古基因组捕获技术,大大推动了东亚史前人类遗传、演化、适应研究进程。沉积物古DNA分析方法的拓展,推动了在青藏高原成功获取东亚首例丹尼索瓦人DNA,开启了我国沉积物分子考古的新时代。基于免疫学原理的丝绸微痕检测技术,成为发现双槐树、三星堆等遗址丝绸残留物的利器。

  科技赋能文博智慧管理。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和北斗定位等“空天地网”技术可实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弥补文物安全监管力量不足。

  科技还支撑文物活化利用。数字化技术成为文物展示利用的关键手段,数字故宫、数字敦煌等创新示范应用不断涌现。由我国牵头发起的世界丝绸互动地图、“瓷器起源、传播与全球化”等国际文物科技合作计划吸引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参与。

  “文物保护要靠科技。”乔云飞强调,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进一步加大对文物科技创新的指导和支持力度,提升安全监管能力,提高保护研究水平,创新技术集成应用,丰富文物展示传播手段。

相关阅读

  9月9日,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工业智能体专业赛在“99全球链商节开幕式暨丰台对外开放发展推介会”上正式启动。  该赛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与北[详细]

2025-09-11 15:32:34

  10日,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乔云飞接受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科技创新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详细]

2025-09-11 15:32:06

  记者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2025年世界大会将于9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举办。  IASP是以科技园为会员的非营利性协会组织,每[详细]

2025-09-11 15:31:42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10日在北京首钢园开幕,众多新技术新成果集中亮相。  本届服贸会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详细]

2025-09-11 15:20:27

  《中国证券报》10日刊发文章《2025年服贸会抢先看:机器人显身手 新技术集中亮相》。文章称,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办。本届服贸会设置[详细]

2025-09-11 15:18:50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沟通协商谈判当然要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进行。2008年[详细]

2025-09-11 15:17:32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询表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两年来[详细]

2025-09-11 15:08:39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答问表示,民进党当局不顾岛内不少企业被关税和汇率“双杀”的惨状,却总热衷于炒作所谓“大陆经[详细]

2025-09-11 15:07:28

  • 意见反馈:g2416238474@163.com
  • 稿件投诉:g2416238474@163.com
  • 网站首页:www.udlsy.com
  • 客服联系:g2416238474@163.com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