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快讯

弹窗广告为何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来源:
1分钟前

  弹窗广告乱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新闻媒体近日披露的调查结果依然令人震惊。有记者实测发现,当前APP弹窗广告存在严重“时间欺诈”现象。某网络小游戏弹窗广告标注30秒倒计时,实际长达40秒,被网友戏称为“偷时间的贼”。类似情况普遍存在,有APP标注18秒广告,实际播放超30秒。调查显示,50款主流APP中超半数存在弹窗乱象,包括自动跳转、伪装系统提醒、“弹中弹”等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当前弹窗广告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其精心设计的“欺骗性交互”。某网盘APP在30秒广告中嵌套6秒新广告,用户误触后需经历9秒二次开屏广告;某小说阅读APP每10分钟弹出6次广告且关闭按钮设计得极小;部分影视类APP甚至在会员剧集中插入无法跳过的特效广告。这些打着“技术创新”幌子的设计,实质上是将用户体验置于商业利益之下的产物。更令人担忧的是,当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APP也深陷广告泥潭时,问题就超出了商业范畴。江苏马先生因出行软件弹窗广告频繁误触多次延误地铁进出站,福州商女士则因公交查询APP广告过多导致“车来了页面还卡在广告上”而无奈卸载。这些案例说明,弹窗广告乱象已从商业行为演变为影响公众数字生活质量的社会问题。

  从法律角度看,现行规范其实已对弹窗广告有所约束。《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显著标明关闭标志并确保一键关闭”,《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更是直接禁止计时关闭功能。但现实困境在于,面对“摇一摇跳转”“弹中弹”等新型违规手段,三万元罚款上限与平台广告收益相比简直九牛一毛。技术监测也难以捕捉瞬时弹窗和计时欺诈。这种“违法成本低、监管取证难、立法滞后性”的三重困局,正是弹窗广告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

  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法治与技术双轮驱动。在法治层面,可以考虑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将罚款标准调整为违法所得倍数制,并引入信用惩戒机制;针对嵌入式广告、开机弹窗等特殊场景,建议补充细则明确平台连带责任。在技术层面,可以建立广告播放时长区块链存证系统,通过不可篡改的时间戳记录实际时长;强制规定关闭按钮尺寸不小于5毫米并固定于屏幕右上角;禁用“摇一摇”等诱导性交互。此外,还需畅通用户投诉渠道,开发一键投诉小程序实现证据链自动生成。

  值得深思的是,治理弹窗广告并非否定其商业价值,而是推动行业回归良性发展。当技术可追溯、法治强约束、用户可参与形成合力,平台方才会真正将用户体验纳入商业逻辑。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关乎亿万网民数字生活质量的重要议题。据统计,我国网民规模已超10亿,每人每天因弹窗广告浪费的时间累计起来将是个天文数字。在数字经济时代,用户的注意力是最宝贵的资源,但不应该通过欺骗和强迫的方式获取。

  治理弹窗广告乱象,本质上是对“科技向善”理念的践行。唯有让违法成本触及企业痛点,让监管技术跟上违规花样,才能实现商业效益与公共服务的平衡,还用户一个清净的数字空间。这个过程既考验着互联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也检验着平台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当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能够和谐统一时,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数字经济带来的便利,而非陷入无休止的广告骚扰之中。这不仅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技术手段的创新,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监督,形成多方共治的良好生态。

相关阅读

  9月2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公布。  数字经济创新型企[详细]

2025-09-28 16:36:09

  弹窗广告乱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新闻媒体近日披露的调查结果依然令人震惊。有记者实测发现,当前APP弹窗广告存在严重“时间欺诈”现象。某网络小游戏弹[详细]

2025-09-28 16:34:55

机器狗在浙江舟山望海(金塘)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变电站GIS室内巡查。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在杭州万事利集团,全球首个纺织垂类领域AI花型大模型正根据用户给出[详细]

2025-09-28 16:30:58

  9月26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载着100名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回到上海,完成了为期83天的北冰洋科学考察。北冰洋正在发生哪些变化?本次科考[详细]

2025-09-28 16:27:32

  数据更新时效由6小时缩短至4小时、气象预报时效延长24小时、气象预报精度提升3%、灾害监测时效提高近1倍……这是最新到太空“上岗”的风云三号0[详细]

2025-09-28 16:23:23

  近日,中国科研人员在催化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在催化反应中实现近100%的贵金属原子利用率,使得贵金属原子的催化价值在微观尺度上得以极致发挥,为新一代高效、低成[详细]

2025-09-28 16:20:06

  第二届“香港·青年发展高峰论坛”27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吸引超过3000名全球多地青年参加,就青年关心的议题展开交流。  本次论坛由香港特区[详细]

2025-09-28 16:18:44

  “用了三个手机,七个抢票软件,买了加速包,还是没抢到回家的票。”国庆前夕,这样的场景不断上演。当“开票即候补”成为节假日出行常态[详细]

2025-09-28 16:18:13

  • 意见反馈:g2416238474@163.com
  • 稿件投诉:g2416238474@163.com
  • 网站首页:www.udlsy.com
  • 客服联系:g2416238474@163.com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