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快讯

世界达到第一个气候临界点

来源:
2分钟前

  根据来自23个国家87个机构的160名科学家共同撰写并发布的《全球临界点报告》,世界达到第一个气候临界点。报告称,随着全球变暖突破1.5℃的临界阈值,世界正迅速逼近一系列灾难性临界点,其中温水珊瑚礁大规模死亡已成为首个显著标志。这意味着人类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气候现实”,即地球多个关键系统的稳定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报告警告称,目前全球气温已上升约1.4℃,而温水珊瑚礁的热临界点中心估计为1.2℃,范围在1℃至1.5℃之间,这意味着它们已实质性地跨越了不可逆转的临界点。即便能将升温控制在1.5℃以内,珊瑚礁也几乎确定(超过99%概率)将大面积消失。而这一生态系统支撑着近10亿人的生计以及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多样性。

  同时,人们正站在更多临界点的边缘:格陵兰和南极冰盖的不可逆融化将导致海平面长期上升;亚马孙雨林因气候变化与森林砍伐的双重压力,可能在升温达1.5℃时开始大面积枯死,影响超过一亿依赖其资源的人群;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则面临在升温低于2℃时崩溃的风险,这将扰乱全球气候模式,导致西北欧冬季更寒冷、西非和印度季风减弱,并威胁全球农业产量与粮食安全。这些系统一旦越过临界点,其变化将是突然、剧烈且不可逆的,而当前国际治理体系和气候协议并未为此类风险做好充分准备。

  面对这一紧迫局势,报告强调,避免最严重后果的关键在于立即采取前所未有的紧急行动。每一度升温,每一年停留在高温状态,都会显著增加触发更多临界点的风险。因此,减排必须加速,同时扩大可持续的二氧化碳去除规模,以实现快速降温。

  报告也提出一条充满希望的出路:通过触发“积极的临界点”,推动社会技术系统的自我强化转型。近年来,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电池储能和热泵等绿色技术的普及已显示出积极迹象。这种变革不限于能源领域,在农业、交通、城市和森林管理等相互关联的系统中,若能实施协调政策,便可引发连锁式的积极转变。

  此外,社会态度的转变也在加速:公众对气候危机的担忧持续上升,少数先行者的行动足以带动更广泛群体的行为改变。生态系统恢复、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推广等,同样可触发自然与社会系统的正向反馈循环。

  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分会首席科学顾问迈克·巴雷特博士表示,温水珊瑚礁的崩溃是警钟,若不立即采取果断行动,亚马孙、冰盖和洋流的丧失将带来真正灾难性的全球后果。然而,解决方案依然可及。各国必须展现政治勇气,以公平、包容的方式推动变革,确保转型过程惠及所有人。

相关阅读

  发布多款“信息通信+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场景,明确“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目标愿景,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平台接入新一批行业(人工智能[详细]

2025-10-16 16:20:33

  根据来自23个国家87个机构的160名科学家共同撰写并发布的《全球临界点报告》,世界达到第一个气候临界点。报告称,随着全球变暖突破1.5℃的临界阈值,世界正迅速逼近一[详细]

2025-10-16 16:18:48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详细]

2025-10-16 16:18:25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底,在全[详细]

2025-10-16 16:17:36

随着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等新一代观测设备的不断发展,人类得以窥见许多过去从未观测到的宇宙空间。这是否意味着传统理论将被改写? 昨天,2011[详细]

2025-10-16 16:16:37

记者在直播间购买的所谓“海外渠道货”,随附的海关税单、POS签购单等交易明细均为空白。记者 陈潇雨 摄 原价2万多的奢侈品包包,直播间只卖48[详细]

2025-10-16 16:14:23

  无卡的eSIM来了,我们要跟手机SIM卡逐步说再见了。  近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正式获得工信部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并在全国上线eSIM手机办理业务。 [详细]

2025-10-16 16:13:38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创新成果与产业未来的深度对话中,知识产权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彰显。  在第二十五届中[详细]

2025-10-16 16:12:43

  • 意见反馈:g2416238474@163.com
  • 稿件投诉:g2416238474@163.com
  • 网站首页:www.udlsy.com
  • 客服联系:g2416238474@163.com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