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宽敞明亮的新房打扫干净,送孩子到社区幼儿园上学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沐恩邸社区居民古比金牛拿起针线来到社区内的彝绣工坊,与绣娘们一起为袜子、围巾等绣上精致的花纹。
作为工坊的小组长,这位29岁的彝族女青年现在每月收入超过8000元。古比金牛还实现了从普通居民到“致富带头人”的身份转变,在她的带动下,沐恩邸社区共有400多名绣娘加入昭觉县妇联创办的彝绣工坊,每月最少也有2000多元收入。
“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自去年搬进面积100平方米的新房,古比金牛一家告别了远居深山,靠种植土豆、饲养牲畜勉强维持温饱的日子,“我绣花赚钱,老公在附近的工地打工,一年下来我们家收入能有十几万元。”
古比金牛家生活的变化只是凉山易地扶贫搬迁成效的缩影。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凉山州共有7.44万户、35.32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迎接新生活。其中,昭觉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2239户、54505人。
从深山到县城,面对全新的生活,如何让易地扶贫搬迁户不仅“搬得出”,还要“住得下”“过得好”?昭觉县从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等方面精准发力。
昭觉县城集中安置点是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里共有包括沐恩邸在内的5个社区,安置了21693位从大山走出的村民。每个社区都配套建设了学校、医务室、活动广场、健身设备等。
从被称为“悬崖村”的阿土列尔村搬进沐恩邸社区后,今年40岁的吉觉几伍觉得生活越来越方便。“过去住在山上,到最近的医院都需要几个小时,我都不敢生病。”这位彝族妇女说,现在社区内就有医务室,到县医院也就10几分钟,“如果身体不舒服,很快就能找到医生给我看病。”
就业是易地扶贫搬迁户长久安稳生活的关键。为帮助搬迁户摆脱过去单一的生产方式,更好、更快融入社区生活,昭觉县大力实施劳动力技能培训行动。2020年至今,该县共投入1771万元,开展厨师、家政服务、彝绣、电工、焊工等各类就业培训,累计培训6458人次。目前,昭觉县已形成劳务输出+就近就业+公益性岗位的完整就业帮扶链条。
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吉觉几伍成为沐恩邸社区的一名保洁员,闲暇时她还在彝绣工坊绣花,每月能有近3000元收入。“现在每个月都有稳定收入,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也方便我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吉觉几伍说。
昭觉县城周边打造的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及新引进的多家企业,为搬迁民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搬下山后不久,今年50岁的吉子莫呷便在昭觉县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就业,每月工资2000多元。“劳动光荣,现在我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实。”
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易地搬迁居民的娱乐生活也愈发丰富。沐恩邸社区党支部书记石一阿西介绍,每天晚上,社区居民都会聚在广场上跳达体舞,篮球场也随时都很热闹。
“虽然居民们都是从全县各地搬来的,但我们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大家都很爱护社区环境,归属感越来越强。”石一阿西笑道,“从村民到居民,相信所有易地搬迁户的生活会更加有滋有味。”
相关阅读
2021-03-19 11:54:23
2021-03-19 11:52:56
2021-03-19 11:51:45
2021-03-19 11:50:41
2021-03-17 14:25:01
2021-03-17 14:17:01
2021-03-16 13:40:33
2021-03-16 1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