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博主发布的采集四季草木为汉服染色的视频走红。视频画面唯美,主人公用植物染出的衣服古典雅致,斑斓绚丽,引来不少网友赞叹:“有返璞归真之感。”紫牛头条记者联系到视频的发布者,她是一位80后的云南女子,网名“栖蓝”。因为热爱植物染,她自学研究这项传统技艺6年,花了两年时间采摘四季鲜花、野草等原材料,在白色布匹上染出中国传统色彩,制作成汉服。她说:“我把这些古诗词里的色彩染出来,穿在身上,感觉这些古诗里描述的色彩真正鲜活了起来。”
拍摄百余条视频走红
紫牛新闻记者看到,网上走红的视频分为《春之染》《夏之染》《秋之染》《冬之染》四个篇章,主要介绍了“栖蓝”在这两年里用不同的植物染出了不同的颜色。她采集的草木除了鼠曲草、野艾、密蒙花、万寿菊外,还有灰灰菜、荷叶、梭梭草、虎杖、松树皮等。
视频中每一个场景都可以找到一首描写颜色的古诗相对应。“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栖蓝”身着蓝衫和杏黄裙,用香墨勾画出弯弯的眉毛,将胭脂淡淡地涂在脸上,仿佛古诗中的人物。
《春之染》介绍道,春暖花开,“栖蓝”和女儿到田野里去,三月金灿灿的鼠曲草和密蒙花、四月茂盛的灰灰菜都是很好的染料。在《夏之染》里,她又用松树皮和松针为原料,给衣服染色。
《秋之染》中说道,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染布的好时节。金黄的万寿菊、随处可见的梭梭草、水边的凤仙花、山林里的栀子,都是很好的染料。
“栖蓝”在过去两年时间里采集了数十种草木,拍摄了百余条视频,收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用6年时间自学植物染
体验诗词里的色彩美感
扬子晚报紫牛头条记者采访了解到,“栖蓝”是一名80后云南女子。2009年,学语言的她从北京一所高校毕业,前往深圳从事茶叶相关工作。因为自小喜爱乡村生活,2011年,她搬到了深圳梧桐山居住。同时,在深圳福田经营一家小茶室。
因为平时有较多闲暇时间,她开始研究用各种植物染色,染了丝巾挂在茶室里售卖。2018年,她干脆把茶室搬到了山里,同时开始自己制作白坯衣服,再染色。2019年秋,她尝试拍摄短视频。2020年,她带着孩子回到了云南乡村,继续着自己的植物染事业。
“栖蓝”至今记得,小时候过节,母亲会摘一些野菜染成彩色糯米饭。她说,母亲用天然植物染出来的彩色糯米饭,是她童年里最美味的食物。可能正是这样的成长背景指引她走上了探索植物染的道路。2015年,“栖蓝”偶然看了由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古都》,被里面有关植物染的画面打动,“当时觉得植物染出的颜色太漂亮了,就去网上搜了相关信息,发现原来我们祖先几千年前就开始用植物染色了,一下激起了我的兴趣。”
“栖蓝”告诉记者,6年前国内钻研植物染的人不多,她从网上搜集资料,买来书,靠自学摸索植物染的工艺技法,“第一次看到自己染出的成品,感觉古诗词活了!忽然明白‘揉蓝衫子杏黄裙’究竟是什么样的了。”
2018年,“栖蓝”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植物染上来,成立了工作室,工作室的名字也是“栖蓝”,意思是“诗意地栖息在一片蓝色的柔媚中”。2020年,她回到云南乡村,把自己试验彩染的过程记录下来,想把古诗词里的色彩之美,通过短视频方式,分享给更多人。
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
想做中国传统服饰的植物染色卡
“你知道用枇杷叶做染料会出现肉粉色吗?”“栖蓝”告诉记者,在她的试验经历中,一般树叶染出的颜色都是黄色,最近无意中拿了枇杷叶做试验,没想到竟染出了粉色。现在,她一有空就会去田里转一转,看看这个季节哪些植物可以用来染色。
在“栖蓝”看来,用植物染出的汉服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她向记者介绍,用同一种植物、同一种染料、同样的剂量和同样的布料会染出不同的颜色,“这也是吸引我的地方,就像在田里随处可见艾草,如果在夏季采摘,染出来的布料颜色偏绿;如果在秋季采摘,染出来的布料颜色偏黄。”
“植物染就是这样,把田边随处可见的野草拿来染色,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像变魔法一样,尝试的过程充满了惊喜。”正因为很难控制颜色的稳定性,“栖蓝”也发现用植物染的衣服是不能够量产的,“制作一件衣服要用两周到两年不等的时间,需要根据季节、天气调整染色的进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植物彩染要用真丝去染,颜色会漂亮一些,但相对来说色牢度、颜色的稳定性没有那么高,会导致试错的成本高昂。”“栖蓝”表示,化学染可以复制成千上万件同样的衣服,但植物染出的衣服只有一件,它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它的美感所在。
经过长达六年的实践摸索,“栖蓝”逐渐有了一套自己的染色方法。目前,她在尝试做中国传统服饰植物染色卡,梳理不同植物在不同的媒染剂作用下,能够在不同的布料上染出什么样的颜色。虽然这个工作在短期内很难完成,但“栖蓝”仍在坚持。
家人并不看好这份工作
女儿的陪伴是她最大的动力
远离城市的喧嚣,住在山里的“栖蓝”过着非常忙碌的生活。由于植物染费手工、费时间、成本很高,很难商品化,“栖蓝”也坦言,自己的家人其实并不看好这份工作。“栖蓝”表示,在爷爷奶奶一辈人眼中,“用草木染布匹,是没有读过书的人都会干的事,一个大学生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呢?”
对于家人的不解,“栖蓝”看得很开,“我没有想过要说服他们,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选择了我热爱的工作,并且想要坚持下去。”她说,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植物染是怎么回事,“我想通过我的努力,复原古诗中的绚丽色彩,让人看到中国传统染色技艺的美。”
对于“栖蓝”来说,能够在大山深处坚持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有女儿的陪伴。她拍视频的时候,女儿会在一旁帮忙,“妈妈,你帮我做的衣服我想染成这个颜色,你什么时候染,我也要和你一起染。”
“栖蓝”说:“女儿每次穿上我做的汉服后,都特别开心,孩子喜欢这个东西,还嚷嚷着要我再给她做一件。”
未来,“栖蓝”想搬去大理一个小镇,继续做她喜爱的植物染,“植物染出的色彩真的太美好了,以后我想继续从古诗词和文学作品中寻找灵感,尝试去染出更多的色彩。”
相关阅读
2021-11-02 11:46:38
2021-11-02 11:38:12
2021-11-02 11:25:41
2021-11-02 11:13:58
2021-11-02 09:52:23
2021-11-02 09:51:33
2021-11-02 09:18:04
2021-11-02 09: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