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召开,会上提出六点针对性意见——认清重大意义、把握总体要求、抓好宣传发动、依法严厉打击、开展整治规范、加强组织领导,以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针对老年人的产业近年来层出不穷,涉及保健食品、疗养器械等产业更是易成为诈骗体系的重灾区。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曾卧底做保健品销售,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该保健品涉嫌虚假宣传的证据,之后所涉门店被立案调查。在这一过程中,对这一行业的监管取证难、跨区域执法难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须“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认清目前老年产业的发展体系和销售体系,理清其背后的庞杂产业链,针对这些新变化,在执行层面出对策,方能直击痛点、一击即中。
记者在后续调查中发现,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以连锁店形式的保健品公司,其销售的产品并无问题,均是经过备案的产品。过去,对于保健品行业的打击,重点之一就是鉴别产品是否为三无产品。近些年,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打击,市面上的三无产品已经逐步消声匿迹。在这种条件下,对保健品公司的监管重点,就转移到了其“宣传工作”是否符合规范上。
过去,保健品公司的宣传会以传单、PPT等形式,将宣传内容以文字形式保存,执法人员办案查证相对容易。而现在,保健品公司通常会将自身层层包装,以记者暗访的保健品为例,它对外展示的是一家经营农产品的超市,实际经营收入的90%都是依赖保健品的售卖。
其中涉及虚假宣传的内容,则均由销售人员口头表述出来,甚至是让店内老客表述。这样在监管取证时,就很难抓住其涉嫌虚假夸大宣传的铁证。
取证难的背后,是保健品“会销”制度的代代升级。会销+保健品这一模式,依靠给老人的小恩小惠,吸引老人开会,并在会议上售卖保健品,虽然疫情之后,开大会变成开小会,销售的话术也更加谨慎,但其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如若想从根本上整治行业内可能存在的诈骗问题,监管部门可以考虑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整改会销这一销售模式。
与此同时,老人对于保健品的心理依赖和对保健品销售的精神依赖,也容易成为整顿过程中的绊脚石。有监管人员向记者反映,在取证中老人拒绝配合、翻供,甚至诋毁监管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一些老人而言,无论他们内心是否真正觉得自己被骗,对于自己已经投入的巨额成本,他也宁愿相信陪伴自己很久的销售员,而非陌生的执法者。
在专项行动中,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主任陈一新提到:“老人不安则家庭不安、家庭不安则社会不安。”让老人幸福地安享晚年,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
每个人都会老去,关心老人,也是关心自己。家人的陪伴,社会的关心,法治的有力,方能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让一代代老人获得平安幸福。
相关阅读
2022-04-12 09:49:35
2022-04-12 09:40:40
2022-04-12 09:40:05
2022-04-12 09:22:02
2022-04-12 09:04:12
2022-04-12 08:38:38
2022-04-07 10:36:33
2022-04-07 09: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