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1日)的《走进乡村看小康》我们一起去看看各地如何立足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眼下,贵州兴义纳灰村的上千亩水稻进入灌浆期,绿油油的稻田被两万多座锥状山峰环抱,独特的峰林田园风光吸引了不少游客。
纳灰村所在的万峰林街道地处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区,一座座大山困住了这里的发展。脱贫攻坚以来,当地利用气候优势,保护山水资源,依托独特的喀斯特峰林景观发展乡村旅游。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万峰林里分散的8个行政村被穿成了线、连成了片。当地还探索“农旅一体化”,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每个村都能分享乡村旅游的收益。
2020年,万峰林周边农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7000元。激活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等特色资源,做好山水文章。福建龙岩依托客家土楼,推出了研学游,游客在游玩中还能体验古法造纸、客家竹编等多种非遗技艺。上海浦东的海沈村,地铁就修在了村口,当地发展乡村游,既保留了乡村野趣,又新增了都市人喜欢的“文艺气息”,吸引了大批年轻人。
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这两天,新疆玛纳斯的番茄进入了收获期,依托当地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的气候优势,发展番茄产业,帮助农民增收。浙江慈溪的胜东村发展红菱产业,小小的红菱成了村里的致富果。安徽阜南县的老观乡位于蒙洼蓄洪区,过去村民种植水稻、小麦等,产量低、效益差,经过不断摸索,当地开始发展芡实、莲藕等适应水生环境、经济效益高的特色产业,变水患为水利。
相关阅读
2021-08-23 11:22:37
2021-08-23 11:22:01
2021-08-23 11:21:24
2021-08-23 11:20:51
2021-08-23 11:19:50
2021-08-23 11:18:01
2021-08-23 11:17:14
2021-08-23 11: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