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交管局公布了一批新增设的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点位,其中在217个路口的“电子警察”增设了记录机动车不礼让人行横道行人的功能。记者了解到,机动车未礼让人行横道上的行人,按照规定将被处以200元罚款,记3分的处罚。
北京市交管局日前发布的这条新举措,将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行为纳入到法律轨道上,以技术手段来监督。对礼让行人,不再仅是文明倡导,更是上升到执法层面。行人与车相互争路,可以说是街边道路常见的一幕。汽车的速度改变了人们的时空感,也改变了路面资源的利用方式。良好的人车互动情况应该是驾驶员停车礼让行人,行人快速穿过马路。
而路面交通资源紧缺,人们都想“快速通过”,有时,行人过斑马线,汽车不减速甚至加速或鸣笛催促,留下了轰鸣的引擎声和路人无奈的谩骂;有时,行人不走斑马线、不看红绿灯,甚至翻越护栏,考验着司机的应变能力……“恶意闯红灯”“抢行强行”等特殊的交通景观在许多城市上演,成为了交通管理与城市治理的现实难题。斑马线上的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斑马线上行人拥有路权。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汽车必须避让行人。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其实,人车相争在部分地方之所以存在,其症结在于一些人对路权的认知不清晰。有人将机动车“优先通行”视为“理所当然”,这种想当然的路权意识,不仅不尊重他人路权,也为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埋下风险隐患。
整治斑马线上的乱象,关乎生命安全。从20世纪50年代出现人行横道线时开始,斑马线就是行人的生命线,司机的警惕线。走斑马线的行人,有理由相信斑马线是法律规定的安全区。
斑马线礼让行人是城市文明的一个最直观的细节和标尺。礼让斑马线,不仅是法律规定,更是行车安全通行的常识。多些礼让,就多些道路通畅。“礼”是对他人路权的尊重,“让”指向了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礼让斑马线,不仅是人行横道前的一脚刹车,也包括行人按照交通规则过马路、后车给予不鸣笛催促的理解。司机和行人加大互相理解与尊重,道路交通的和谐与包容环境便会随之产生。
然而,从避让到礼让,仅仅一字之差,却无法一蹴而就。我们需要耐心来形成这样一种“礼让斑马线”的习惯。当然,习惯源于规则的长期约束与养成,这不仅需要法律形成的硬性约束,也有赖于每个人内心的道德感,更离不开广泛的社会氛围。礼让行人不仅是一种守法行为,也将成为一种文明习惯。我们也相信,在制度规则和文明倡导的“双轮”驱动下,礼让会在更多人心中形成共识。斑马线前,也会有更多的司机将空间让渡于行人。
相关阅读
2021-08-09 14:12:10
2021-08-09 14:10:17
2021-08-09 14:09:19
2021-08-09 14:07:01
2021-08-09 14:06:20
2021-08-06 15:28:10
2021-08-06 15:26:35
2021-08-06 15: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