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印发《苏州市深化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十条措施》,引发关注。湘伴君注意到,今年以来,包括湖南在内的多个地方政府发布了“过紧日子”的相关规定。
为什么要过“紧日子”,如何过好“紧日子”?这不仅是一本厉行节约的“财政账”,更是一本节裕用民的“社会账”,把这两本账算好算清楚,才能明白我们为什么应该过“紧日子”。
什么是“紧日子”?
从新中国成立以前,党中央提出的“节省每一个铜板”“不急之务不举,不急之钱不用”,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努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高经济效益。这也就是真正的生财之道”,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绷紧“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根弦……
这些,都是“紧日子”的具象体现。
在今年各地发布的相关规定中,过“紧日子”的要求进一步细化:
如安徽要求推行无纸化办公、空调冬季不高于20℃夏季不低于26℃、严禁同城接待、一类规划单个项目经费不超100万。
陕西要求办公用房能不修的不修、能小修的不大修,公车超8年的能用继续使用,降低采购费用,严格差旅审批等。
湖南规定更新公务用车必须同时达到使用年限超过8年、行驶里程超过25万公里的条件,提倡在机关食堂开展公务接待,闲置用车设备交属地公物仓管理。
不难看出,过“紧日子”就是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
同时,从过“紧日子”的渊源来看,它不是一时之需的权宜之计,而是为人民理财、勤俭办事业的内在要求,是一以贯之、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
为什么要过“紧日子”?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过‘紧日子’?是因为没‘余粮’了吗?”
其实就在今天(7月15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
这表明,中国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所以,“没余粮”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过“紧日子”呢?
国家要求各个部门带头过紧日子,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好日子。
公帑支出的“收紧”,对应的是民生资金的逐年上升。主打一个“节裕用民”。
拿“三农”投入来说。
农业农村部(含国家乡村振兴局)2023年部门预算表数据显示,农业农村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1581178.51万元,国家乡村振兴局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24773.31万元。
2024年,农业农村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为1922754.43万元。
中央财政拨付给农业农村部的资金在逐年上涨,这些钱的主要目的就是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而在教育方面,去年财政部下达2023年义务教育相关转移支付资金为2274亿元(不含教师工资),比2022年增加148亿元。这个数据也在逐年上涨。
另外,地方政府的民生投入也在加大,比如湖南省2023年民生支出占比超过70%。
不该花的坚决不花,不能省的一定不省。
这就是“财政账”与“社会账”的平衡之道,也是过“紧日子”的应有内涵。
如何过好“紧日子”?
过“紧日子”并非一紧了之。
为“紧”而“紧”,该花的钱却“趴在账上睡大觉”,看起来是节约了,但却得不偿失,付出更大的代价——错失发展机遇、损害百姓利益。
说到底,节流和开源都是学问。所以,在“紧日子”的前提下,让有限财力发挥出最大效益,就得下足智慧治理的“绣花功夫”。
首先要算好账。做好预算源头管理是严控一般性支出的基础。其中较为重要的是贯通应用“零基预算理念”、重视成本效益理念。
也就是说,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结合财力状况,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开展项目;重点关注优化项目支出结构,削减非必要的项目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其次要加强部门和单位内部控制,强化外部审计监督,在此基础上,加强社会各界对政府过紧日子的监督。
比如,制定详细的开支标准、建立透明的财务审计制度、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等。政府应定期公布预算执行情况、开支明细和节约成果,接受公众的质询和监督,确保措施落到实处、经得起检验。
另外就是始终牢记过“紧日子”的理念,传承培育勤俭节约办事业的政府治理文化,号召和倡导全员形成节约的习惯。
不惮琐细、铢积丝累,才能汇流成河、积沙成塔。如果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了“点滴归民”,那么“紧日子”的效果便达成了它的初衷——“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相关阅读
2024-07-16 10:53:16
2024-07-16 10:48:30
2024-07-16 10:37:21
2024-07-16 10:35:16
2024-07-16 10:33:48
2024-07-16 10:30:30
2024-07-16 10:22:42
2024-07-16 1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