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2日下午6:00,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卢塞尔体育场,迎来了它的世界杯首秀。
这座从荒漠中拔地而起的碗型建筑,如今已然成为波斯湾旁的新地标,更带动了卢塞尔新城的崛起。同时,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以主承包商身份承建的世界杯主场馆。
这座顶级的专业足球场,是怎样建成的?其中又应用到哪些“黑科技”?
从一片荒漠开始
“我是看着这里从一片荒漠、两张图纸,最后建成这么一个波澜壮阔的‘大金碗’。中间的很多点,都觉得是自己的心血凝成的。感觉像是养了个姑娘,然后世界杯举办了,我把她嫁出去了。这其中既有成就感,又有老父亲般的不舍。”
6年后,面对记者的询问,中国铁建卢塞尔体育场项目副经理黄韬睿总能回忆起2016年卢塞尔体育场刚开工时的场景。“一片荒漠、两张图纸”是当时当地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不止一位参与该场馆的建设者描述了相似的场景。有人回忆,当时的卢塞尔“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从营地开车到现场,稍不留神就会在荒漠中迷路。
作为中国铁建卢塞尔体育场项目的副经理,黄韬睿对卡塔尔印象最深的是“热”。这也成为此后施工的众多难点之一。
卡塔尔地处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热带沙漠气候。但同时,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此地炎热且潮湿的气候特点。
有施工人员坦言,“站在楼板上感受不到一丝风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咸咸味道,整个人就像是在空气中游泳,即使站着不动,5分钟内衣服也会被汗水浸透。”
如何“完成取经路”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2016年年底,卢塞尔体育场现场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在黄韬睿看来,整个建设过程就如同“完成取经路”一样。这条路上的第一步就是要应对卡塔尔湿热的气候。
考虑到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项目方对露天作业环境进行了严格控制。铁建国际集团总经理李重阳介绍,“在最炎热的夏季,每次工作2个小时,工人就要去轮班休息。”
黄韬睿告诉记者,除了调整工作时间,施工现场还为工人供应冰水和葡萄糖水;工人住宿的每个房间也都配备了空调、淋浴室。
而工人们建设的卢塞尔体育场项目,在工程规模、投资总额、实施难度、专业复杂度、技术先进性和施工精度控制要求等各项指标方面均达到国内外同类项目最高水平。
单是场馆主体钢结构用钢量就相当于3个埃菲尔铁塔,其274米跨度鱼腹式索网更是世界最大跨度屋面索网结构。此外,单件450吨超大钢结构运输吊装难度巨大,需要严格遵照世界最高等级施工精度控制标准,超大型钢结构施工误差需控制在3mm之内。
卢塞尔项目工程师李文德介绍,为此,建设过程中,施工方对高精度的3D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了多项创新应用,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创新成果。
此外,卡塔尔卢塞尔体育场项目施工经理马高峰称,项目还建立了世界上最复杂的超大型体育场项目的测量控制坐标体系,实现了超大跨索网结构的精准就位,同时还针对项目特点,发明了三维可调节幕墙连接件,有效消除了4000余个单元式铝板幕墙的施工误差。
“全球协同”
值得一提的是,卢塞尔体育场并非某一家企业、某一个国家独立完成的。其建设过程汇聚了多方合力,更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的结果。
中国铁建党委常委、副总裁汪文忠介绍,“我们聚拢了海内外的优质资源,统筹协调来自全球20个国家的110家企业,7千余名建设者在这样一场建筑界的世界杯上,共同完成了这样的壮举。”
为满足多方要求,卢塞尔体育场利用BIM技术中心统筹工程管理,通过多款软件平台实现了多专业模拟仿真分析与碰撞检查,最大化地实现了智能建造。
视频:【卡塔尔世界杯】世界杯主场馆建设延时全纪录来源:中国新闻网
卢赛尔体育场项目高峰时期用工量接近5000人,工人来自全世界18个国家,大部分为外籍员工,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菲律宾、尼日利亚、斯里兰卡等国家。
2020年4月,当新冠疫情开始侵袭常住人口不足300万的卡塔尔时,项目施工也遇到了全新的挑战。为此,在卡塔尔的防疫物资紧缺之际,中国铁建从国内紧急空运40万只一次性口罩、1万只KN95口罩以及2000件防护服,先后分5批运抵现场,保证了现场工作有序推进。
如今,这座总建筑面积达19万平方米的体育场,已是目前世界上可容纳观众数量第二多的专业足球场馆,也是世界同类型中跨度最大、最复杂的索膜结构体系建筑。
2020年12月,卡塔尔国家中央银行发行第五版纸币,卢塞尔体育场登上10里亚尔面额纸币,成为首个由中国企业承建的登上国家货币的海外项目。
相关阅读
2022-11-30 11:21:09
2022-11-30 11:18:28
2022-11-30 11:17:10
2022-11-30 10:46:13
2022-11-30 10:24:15
2022-11-30 10:07:56
2022-11-30 09:49:21
2022-11-30 09: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