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湖南省浏阳市小河乡田心村,一株树龄约1900年的古罗汉松树冠如伞、枝繁叶茂,6根支撑柱承托起它粗实的树干。环顾四周,小溪河流水涓涓,绿意掩映下的村落显得格外宁静和谐。
作为中国古树名木资源最多的省份之一,湖南树种丰富、分布广泛,古树与传统村落、文物古建筑等人文景观相伴相生、融为一体。为让古树名木“活”起来,湖南近年来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巡护巡查、下户宣讲等工作,使关注古树、保护古树的社会氛围愈发浓郁。
一树一档摸清家底
“中国最美古树”杨溪云树位于湖南怀化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南3公里处的杨溪河口。相传此树栽于距今2200余年的西汉时期,民间又称其为“喜树”或“千岁树”。古时传说,每逢雨季涨水前七天左右,该株重阳木的树叶上便会布满芝麻大小的红色蚜虫,因具备洪涝警示作用,杨溪云树也就成了当地民众心中的“神树”。
几年前,杨溪云树因内部枝干严重枯萎腐烂而长势受损,经湖南省林业局专家指导后,当地林业部门立即对这棵重阳木腐烂的内部进行掏空清理,并运用防腐材料填充处理,对部分枝干也做了支撑和加固。如今的杨溪云树近观浓荫覆地,远望如云参天,村民游客常置方桌、凳椅于树下休闲纳凉。
这仅是湖南古树抢救复壮工作的一个侧面。自2020年以来,湖南全面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累计抢救濒危古树数约4千棵、复壮衰弱古树数3万余棵,使古树繁茂、青山葱翠的美景得以延续。
湖南古树名木知多少?为摸清家底,湖南在2016年率先启动全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不断完善古树名木基础信息,核对校准古树名木坐标位置和树木编号,做到“一树一档”,及时将纠偏完善后的古树名木信息数据纳入林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
古树保护非一朝一夕,关键要建立长效保护机制。为此,湖南出台了《湖南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永州市与张家界市人大也分别出台了《永州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和《张家界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常德市还自主探索了“林长制+生态司法”的协作机制,通过把审判庭从室内搬至离案发现场距离相对较近的村级场所,让民众切身体会到破坏森林资源所造成的后果与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目前,湖南省林业局正计划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棵对古树进行二维码登记挂牌,为其制作“电子身份证”。
科学引领保护有“方”
古树保护涉及方方面面,智力支持无疑是重要一环。湖南联合中南林科大、省植物园、省林科院、省林勘院组建了古树名木保护科研团队,支持指导中南林科大成立了古树名木保护工程研究中心,聘请了古树名木保护首席专家,开展了古树名木遗传育种、救护技术等科研工作,冀提高全省古树名木保护研究水平。
研究中心致力于突破“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技术”等领域的共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积极开展古树名木数据动态更新、濒危古树巡查会诊等工作,为古树健康生长制定科学有效的“一树一策”保护复壮方案。
“在古树复壮和健康诊断方面,湖南加强了树龄测定、空腐检测、衰弱原因分析等科研攻关及新技术应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古树名木保护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磊表示,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研究中心重构了古树名木三维结构,构建了古树名木机械稳定性评价模型;并在选区的古树名木上广泛布设温湿度传感器、树干径流传感器、土壤分析套件、树木生长量等检测器件,通过云计算平台与人工智能算法,实时监测并深度挖掘预测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
依托互联网,湖南开发运行了基于卫片影像的湖南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及其APP,具备外业调查、综合查询、古树位置及导航、建档维护、统计分析、视频监控、树种鉴定、专家会诊、巡查记录、科普宣传、二维码生成及扫描等功能。
为确保精细化管理每一棵古树名木,湖南将古树名木地理坐标导入林长制巡护网格,护林员对网格内古树名木实行常态化巡护,同时新增科技特派员加强技术服务,发现古树名木生长衰弱、病虫害、倾斜倒伏等异常情况及时报林业部门进行救护处理,省内23.9万余株古树名木均有了“当家人”。
活化创新树有所“用”
在韶山市银田镇,穿过银田古街再行百米,古意盎然的银田寺便映入记者眼帘。一入寺门,一株高约22米、冠幅占地约600平方米的古银杏树挺立于骄阳之下,一条条红色丝带从大树绿叶间穿插而出,与身后古建筑交相辉映。
“这棵树是中国革命风云的见证者,亲历了湖湘大地七百余年的沧桑巨变。”银田镇党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一届韶山农民协会大会、农民群众运动,均在这棵大银杏树下起航,现已与寺庙融为一体,成为湖南知名红色旅游景点。
“作为活的文物和化石,古树名木传递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城市建设史及政治兴衰,为继承和发扬城市风貌提供了活的依据。”吴磊向记者介绍,其年轮结构可为人们了解本地区气候、森林植被与植物区系的变迁以及农业生产区划提供参考。
在吴磊眼中,经历过自然无数次劫掠而顽强生存下来的古树名木,还有着重要的生物学价值。“它们具有无比的抗性,是最优秀的物种生物基因库,是我们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来源。”吴磊说。
湘西州保靖县现存7片古茶园共2057株明清时代古茶树,是湖南省唯一植物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业内专家赞誉为“可以喝的文物”。保靖县茶叶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杨庆告诉记者,近年来,保靖县围绕保靖黄金茶的核心资源——种质资源,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文章。
“我们在启动种质基因库建设的同时,开展了古茶树资源立法保护,使保靖黄金茶1号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农业主导品种。”杨庆说。据了解,保靖黄金茶还以综合评比第一入选湖南首届农作物十大优异种资源,不仅是历史沉淀下的“活文物”,更是带动民众脱贫致富的“金叶子”。
为进一步树立科学保护理念,湖南还不断拓展古树名木保护的内涵与外延,积极探索古树主题公园、古树村庄等新型保护模式,挖掘古树名木生态景观、历史文化、乡愁传承功能,科学打造一批古树公园名片和品牌,营造承载历史乡愁的古树名木与社区之间和谐共生的社会氛围。
下一步,湖南将适时开展寻找第二批湖南树王活动,结合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开展认养认护古树名木活动,编纂出版和摄制一批高质量的古树名木保护宣传科普作品,大力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使民众的古树名木保护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关阅读
2023-08-21 12:54:21
2023-08-21 12:41:21
2023-08-17 09:56:43
2023-08-17 09:24:11
2023-08-17 08:23:06
2023-08-16 15:33:45
2023-08-16 15:30:25
2023-08-16 15: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