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柳编艺人四十余载坚守:希望老手艺焕发“新青春”

来源:
22分钟前

   “那时候不会用力,父亲在一旁手把手教,劲儿稍微大点,柳枝就断了。一个不到一米高的簸箕,用了整整五天才编好,累得腰酸腿疼。”初学柳编的情景,杨春平记忆犹新。

  1月3日,山西省襄垣县史塘村,59岁的柳编艺人杨春平坐在院子中,一根根柳条在指间飞舞。“闲不住,有点空闲,就编一会。”他说,柳编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十六七岁时,跟着长辈们学习柳编技艺,先是看,然后再手把手传授技艺。看起来容易,学起来费劲,需要反复练习,稍有差错就要拆掉重来。”杨春平为了学习柳编技艺没少吃苦,经年累月,他的食指和拇指都已变形。


山西省襄垣县史塘村,59岁的柳编艺人杨春平。郭伟哲摄

  “柳编通过技巧和图案的巧妙搭配,再加上削、剪、穿、插、扭等多道工序,才能使司空见惯的枝条成为精美的工艺品。完成一件工艺品少则半天,多则一天,非常考验手艺人的耐心和细心。”杨春平笑着说,每当完成一件成品时,心里都会有满满的成就感。

  柳编的起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此后,柳编在人们生活中普遍使用,历经各个朝代,成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生活器具之一。杨春平介绍,“小时候,村里大部分人都会柳编,那是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除了自家使用之外,还到集市上售卖。”

  四十余载摸索,杨春平的编织技艺日趋精湛。为取材方便,杨春平种了一亩多当地人俗称的雾柳。虽然柳编艺人越来越少,但他一直在坚持,用他的话说,“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


山西省襄垣县柳编艺人杨春平向乡邻传授柳编技艺。郭伟哲摄

  作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柳编高手,先后已有20余人慕名向杨春平拜师学艺。为能让古老的手工艺焕发青春,他经常和徒弟研究技艺,改造型、变花样,增强柳编制品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并参加各种博览会、交流会,在传统技艺基础上不断创新。

  “看花容易,绣花难”,柳编并不是一件轻松活儿。杨春平介绍,一个上等簸箕,要经过选条、泡条、裁剪等十余道工序,借助轴子、钻、镰刀、钩针、卡子、锥子等工具,再通过挑、压、插、绕、穿、贴等系列技法,短则半天,长则一天才能制作完成。

  “柳编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传承,只要有人愿意学,就用心传授。”杨春平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门古老技艺,他经常在网络平台、社交平台发布柳编制作过程。

相关阅读

病历中记录了医疗活动的全过程,也记载了患者个人的健康信息。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是否可以向医疗机构调取或复印他人病历?医疗机构在患者本人未同意或出具授权材料[详细]

2024-01-03 11:43:14

  “那时候不会用力,父亲在一旁手把手教,劲儿稍微大点,柳枝就断了。一个不到一米高的簸箕,用了整整五天才编好,累得腰酸腿疼。”初学柳编的情景,杨春平记[详细]

2024-01-03 11:27:46

 “帮公共选修课考试,包满绩(绩点,多所高校对学生评价的方式),时间地点价格私聊”“帮忙找题目,有意者私聊”……近日,来自重庆某[详细]

2024-01-03 09:36:36

1月1日,元旦当天上午,随着“爱达·魔都号”迎来商业首航,与船上三千多名旅客一样,冯砚昕一家特地起了个大早,准备前往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开启全[详细]

2024-01-03 08:38:52

28日,中国人民大学保卫处发布通知,将开通社会人员线上自行登记入校系统,除此之外,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北京高校均明确面向社会[详细]

2024-01-02 10:45:17

如今,老年大学正成为中国“银发族”晚年生活的选择。12月底,成都市文化馆老年大学迎来秋季学期结课,绘画教室内,老年学员正手执画笔专心迎考,讲台上的[详细]

2024-01-02 10:44:34

“我们家就这一条大裂缝,还能安全入住吗?”“这面墙歪了,是不是会有倒塌的风险?”“我家房子整体倾斜了,还安全不?”…&he[详细]

2024-01-02 10:43:52

第五届中国边疆考古学术研讨会12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以《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考古研究新视[详细]

2024-01-02 10:38:31

  • 意见反馈:g2416238474@163.com
  • 稿件投诉:g2416238474@163.com
  • 网站首页:www.udlsy.com
  • 客服联系:g2416238474@163.com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