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的数千名学生发现,自己的个人所得税APP上有陌生公司的就职记录。而有类似遭遇的还包括湖北、山东、安徽等多地高校学生。税务人员称,很可能是学生信息被企业冒用,以达到偷税的目的。
这么大规模高校学生“被就职”,确实让人震惊。但这未必是“新现象”,而很可能是存量“老问题”在眼下这节点上得到了聚焦——就在近段时间,个税年度汇算在个税APP上可查,很多人是据此才发现自己“被就职”。换句话说,倘若不是个税APP的出现,学生可以便捷查询自己的税务信息,恐怕绝大多数学生仍对此毫不知情。
有税务人员表示,这种“被就职”不会影响学生未来就业。但平白无故多了一条工作履历,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彻底删除,不排除可能的负面影响。而更需重视的是,学生个人隐私信息出现的“风险敞口”。
所以,对于高校学生“被就职”的盛行,有关方面一方面对于受害学生的申诉,要高效纠正、积极处理,对涉嫌偷税的涉事企业依法处罚;另一方面,也要查清学生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渠道,切断背后的利益链条。
种种迹象显示,这种信息泄露很有可能是“内部人”作案。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仅这一个学院,受害学生就超过800人,甚至有些班级的大部分学生被入职到同一家公司。在其他学校,也常有整班学生“被就职”现象。如非“内鬼”,受害人恐怕不能如此集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部分学生甚至能提供明确证据,表明一名岳姓老师以提供兼职为名,“盗用”学生个人信息,并用于公司偷税,涉及学生百余名。
不过,与学生对“被就职”的恐慌焦虑相比,部分学校对此问题的处理似乎有些漫不经心,如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迄今都未公布针对该老师的处分结果;虽然表示在积极联络有关公司,但没有及时报警,对类似问题展开深入调查。
对此乱象,涉事高校显然不能淡化处理,以“捂盖子”的思维应对。盗用个人信息,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如果涉及高校老师和工作人员,则更不能容忍——这样的监守自盗,已经触犯了教师职业伦理底线、辜负了学生的信任。
高校学生“被就职”泛滥,也给相关部门提了个醒,对于此类问题,除了加强打击和查处之外,高校需完善学生信息保护机制,做好风险提示,避免有人钻空子。而高校和税务部门之间,也急需破除信息隔阂,建立起畅通的反馈和沟通机制。这样才能从源头掐断学生“被就职”的利益链条,避免受害者在事后陷入维权的困境。
相关阅读
2021-01-22 10:09:40
2021-01-22 10:02:55
2021-01-22 09:56:33
2021-01-22 09:48:45
2021-01-22 09:42:43
2021-01-22 09:40:10
2021-01-22 09: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