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永久牌”乡村振兴带头人如何打造

来源:
4个月前

      “打个比方,搞养殖,光知道怎么养不行,我们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防疫、电子商务等手段,能动手做产业。”近日,安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蔡德军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设置高职专业课程的初衷和目的在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综合性、高素质农业人才。

  蔡德军表示,该校在大类专业下,还设置茶学、农业机械、电子商务等细分方向,甚至还教农业无人机操作,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和趋势。

  如果农机中的一个部件坏了,修起来又很麻烦,有些农民干脆就不用了;有些农户养的牛、羊、鸡、猪生病了,没有专业知识,只能面临损失;还有的农民化肥使用、环境保护知识缺乏,就瞎使用……蔡德军认为,专业、系统的职业教育实践可以将这些问题一一化解。

  去年6月25日,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全面完成2019年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任务的基础上,经过5年的努力,培养100万名接受学历职业教育、具备市场开拓意识、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高素质农民,形成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带得动的“永久牌”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

  事实上,早在2016年,《国务院关于落实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的报告》就指出,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三农”水平。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一些办学者都坦言,涉农高职教育还面临诸多挑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转变办学观念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冉福祥意识到高职院校服务“三农三化”的重要性。他坦言,甘肃缺人才,乡村振兴也缺人才,培养人,才能拔穷根。

  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422万人,其中91.8%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职业技术人才缺口大,需求也很迫切。

  尤其是近年来,农村青年外流趋势加快,本土人才培养困难、在外人才返乡意愿不高等状况还不同程度存在,现阶段参与乡村振兴的青年多为生产经营和农业技术型人才,精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社会治理的人才相对短缺。

  与此同时,受农村就业环境、收入待遇、社会舆论、融资难等多因素影响,很多农业专业本科生毕业后不愿意去农村一线,在农业就业、创业,要求有技术知识和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又受天气、自然灾害影响大,市场风险大,如果没有系统指导,很容易亏损。

  冉福祥告诉记者,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有2000余名在校生走向社会,但大多学生的就业选择依旧是“考公”“考碗”,或者去大城市就业,并没有真正发挥服务“三农”的专业优势,而这种就业观念,在短期内还较难扭转。为此,学校持续多年面对农民积极开展各项培训工作,自“十三五”以来,已累计现场培训、实地指导职业农民及乡村干部29万余人次,网络在线培训覆盖全省1.3万余个村共计100余万人次。

  除此之外,响应高职院校扩招政策,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于2019年成立乡村振兴学院,“锁定”职业农民、致富带头人、乡村干部,目前已有两批4127名学员从中受益。

  而为了将扩招做实,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也在摸索前行的路上做出诸多创新。一方面,确定经济信息管理(乡村干部班)、中医养生保健、作物生产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等9个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特色专业。另一方面,与部分地方组织部门、合作企业签订“学院免除学费、地方政府与合作企业提供交通食宿费用”的联合培养协议。为9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148.5万元,消除学员的后顾之忧。

  冉福祥告诉记者,学院成立扩招工作办公室和6个专项工作小组,研究构建了“集中授课+网络教学+自主学习+岗位实践”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学分积累、弹性学制”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此外,还在扩招学员中推行“双导师制度”“双班主任制度”,聘请科研院所专家、行业企业技术能手137名,保证教学质量以及各项管理工作的压茬推进。

  作为安徽唯一一所省属重点农业高校,安徽农业大学也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办学方向,探索育人兴校、科教兴农、校地协同的“大别山道路”。

  据安徽省教育厅《2019年安徽高校高职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全省3200个高职专业点中,农林牧渔大类专业点59个,占比仅1.8%;高职招生计划中,农林牧渔大类占比仅1.1%。

  “在设置高职生专业时,学校没有选择计算机、会计等热门专业,而是一心一意聚焦农业,专门设置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农业技术、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畜牧兽医等7个涉农专业。”蔡德军告诉记者,农业高职教育,不仅是教技能,更要注入经营管理、产品营销、产业规划、乡村治理等思维。

  呼吁全链条帮扶

  在涉农职业院校大力改革的同时,各级政府也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在8月4日甘肃兰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就获悉,教育部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将联合举行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其中一大举措就是建立技能脱贫长效机制、加强涉农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强化“三农”综合培训和技能培训,建立职业助力脱贫攻坚长效机制。

  冉福祥表示,这为甘肃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但要涉农职教彻底走出困境还任重道远,需要全链条帮扶。

  他坦言,在乡村振兴学校运行一年间,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办学经费有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高素质”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能更好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

  “最难的是与地方缺少有效联动。”冉福祥说,一方面,地方聘用教师精力有限,与校内老师缺少有效沟通,不利于三教改革的同步落实。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的作用理解存在偏差,双方之间缺少人才对接平台,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针对毕业生回农村发展的资源平台和政策支持不够。

  “但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很多困扰我们办学的问题都在逐渐向好发展。”冉福祥表示,学院将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教材体系、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方案,“多讲一些当地用得到的东西,让学员觉得书没有白读、时间没有白费。”

  蔡德军也直言,当前还有很多人不理解农业的重要性,学生从事农业工作意愿不强、业务能力不过硬。对此,他建议,基层政府可以考虑建立指导服务中心,根据农民农忙时间,进行固定、长效、精准的培训。与此同时,加大对农科类专业高职扩招学生的学费补贴,鼓励更多人爱农、学农,并在毕业后,借助申请免息贷款等金融支持等具体政策,让涉农专业学生下得去农村,能留在农村。

  蔡德军建议,高职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发展,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完整的帮扶体系和配套措施,把这些人才“管起来”“用起来”,形成集聚效应。“这样不仅能吸引大学生、高职生愿意回农村创业,也有助于让人才融入农村基层治理、企业经营管理、乡镇村干部人选、技术推广等各方面。破解人才培养、使用的‘最后一公里’”。

相关阅读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快速遏制疫情传播,当务之急是对密切接触者等高风险人群迅速集中隔离观察。  河北省石家庄市在充分利用酒店等场所作为隔离点的同时[详细]

2021-01-22 10:09:40

21日,河南济源市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省委决定:免去张战伟同志的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委员,中共济源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近期,张战伟因掌掴市[详细]

2021-01-22 10:02:55

“晓曼晓曼,长九花园收到核酸样本28例,收到请回复。”在石家庄市裕华区长九花园小区,梅乙奇核对完居民核酸样本,迅速装箱、消毒、密封,动作干脆利落。 [详细]

2021-01-22 09:56:33

在人口过亿的河南省,总人口只有70多万的济源市无疑是一个“袖珍小城”,它是河南面积最小的市,也是唯一的省直辖县级市。  历史上的济源是个热闹的地方[详细]

2021-01-22 09:48:45

在按下“暂停键”的城市、农村,有这样一群人在加速“奔跑”:社区防控一线,他们挨家挨户排查,送菜送药上门;城市大街小巷,他们爱心“摆[详细]

2021-01-22 09:44:58

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推动老年人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方面。实现“文化养老”,对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而言都有重要意义。[详细]

2021-01-22 09:42:43

1月21日,新京报记者从栖霞笏山金矿事故救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被困人员的饮食正在逐步恢复到一日三餐,三餐更加多样。此外,指挥部还给每人投送了一套生命吸管[详细]

2021-01-22 09:40:10

浙江杭洲“通过‘亲清在线’平台,向符合要求的在杭过年非浙江户籍务工人员每人发放1000元现金补贴,‘一键直达’个人银行账户。”[详细]

2021-01-22 09:36:54

  • 意见反馈:g2416238474@163.com
  • 稿件投诉:g2416238474@163.com
  • 网站首页:www.udlsy.com
  • 客服联系:g2416238474@163.com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