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志愿填报,要厘清这些纠结

来源:
14分钟前

       近年来,国家对于数字经济的战略布局和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发展带来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的人才需求,这些新兴科技产业的应用范畴较为宽泛,目前尚处于探索扩张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且细分领域较多,如人工智能产业实际上是一个统称,其产业链的延伸还具体包括计算机神经网络、语音识别、机器学习等多个有所区别的就业方向。

  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看,这些就业领域对应的知识技能都是应用驱动的学科交叉领域,对于学生数学、统计学等基础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综合运用要求较高。相应的,未来技术专业的设置也要求高校具备较好的理学、工学学科基础。也就是说,未来技术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植根于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尤其是基础学科之中,而传统学科的交叉融合和跨界重组才有可能推动颠覆性创新技术的涌现。

  因此,数学、物理、化学等重点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环境、就业待遇和发展前景正在不断改善,具备扎实基础科学知识和深厚研究功底的拔尖创新人才将成为影响国家未来技术发展高度的关键群体,之前“冷门”的基础性、理论型学科专业的重要价值也逐渐得到广泛认可。事实上,对于此类知识的学习掌握往往具有一定难度,个人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才有可能在其扎根领域实现突破创新,而学习兴趣正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在某一研究领域长期深耕并最终取得成就的内在动力。

  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在选择本科专业时,大可不必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应以全面发展的长期视角,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长等个性因素选择专业。无论是选择基础科学专业还是未来技术专业,都需要在充分了解行业前景、专业内涵和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理性判断;理解各类学科专业与行业技能需求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尽早做好未来升学和就业的路径规划,将个人志向、学习兴趣、职业理想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技术变革的发展趋势之中,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词:志愿与调剂 服从专业调剂发挥作用的条件较严格

  山西考生:在报志愿时,我需要服从专业调剂吗?如果不服从调剂,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师文涛:的确,在各省(区、市)的高考专业志愿填报中,普遍存在一个可供考生选择的选项: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专业调剂的内容和背景。在高校的招生计划里,不仅有该校本年度招生总人数,还存在各个专业的计划招生人数。当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某高校的投档分数线时,高招办对其进行投档,考生进入该高校各个专业的录取环节。如果该高校某个专业的专业志愿人数超过计划招生人数,必然导致部分考生无法被所填报专业录取。如果某位考生的所有专业志愿(通常可以填写最多6个专业志愿)全部面临如此情况,该考生可以通过“服从专业调剂”的方式,顺利进入该高校的其他有关专业就读。可以看出,“服从专业调剂”真正发挥作用的条件相对比较严格:考生所填写的专业志愿全部落空而又特别心仪该高校,愿意进入该校其他专业学习。

  考生可能还会有疑问:通过专业调剂可能进入哪些专业就读?

  我认为,受到如下几个因素影响。一是该高校本年度在本省(区、市)的计划招生专业范围。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只可能进入计划招生专业范围内未填报且未录满的其他专业,不会进入非计划招生专业。二是该高校计划招生专业涉及的文理分科要求(针对相关省份)或选考科目要求(针对相关省份)。以山西省为例,文科考生不会通过调剂进入未录满的理科专业;以北京市为例,考生只能通过调剂进入同一专业组(由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一个或多个专业组成)内的其他未录满专业。

  了解以上内容后,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服从专业调剂”。

  一方面,心仪某高校同时对不同专业的接受度较高的考生,比较适合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如此,考生在达到所报考高校的投档分数线后,即可确保被该高校录取。

  另一方面,如果考生对特定专业的渴求度较高,不愿进入非心仪专业,则可以选择“不服从专业调剂”,在高考成绩达到该高校所填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后即可被该高校录取。但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报考高校的投档线,但未达到所填报专业的录取线时,则面临较大风险。

  当前,各省普遍采用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将考生按照高考成绩排序后,根据所填报志愿顺序,进行一次性投档。考生志愿中的同一批次院校只能投档一次,如果录取未果院校退档,相关考生只得进入下一批次院校继续录取。

  以2020届北京某考生为例,假定其高考成绩为660分,其本科普通批次平行志愿的第一志愿A高校的投档分数线为650分。在高招工作开始后,该考生被A高校提档拟录取,其所填报专业组{01}内的6个专业(专业1、2、3、4、5、6)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66分,该考生未被以上6个专业录取。

  ①该专业组{01}内尚有专业7,该考生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被A高校-专业组{01}-专业7录取。②该专业组{01}内尚有专业7,该考生选择“不服从专业调剂”,A高校无法完成录取,只得对该考生进行退档处理,该考生本科普通批录取随之结束,进入下一批次录取环节。

  关键词:信息与服务 仅以大学为单位的排行参考价值不大

  考生家长:现在,可供填报志愿的参考信息很多。但我们发现,很多排行榜的排名都有较大出入,而市场服务我们也不敢全信。面对这种现实,我们该如何使用这些数据和服务?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余庆:任何一个大学排行榜都不具有绝对权威性,排名出入较大的原因是其侧重点不同。目前,全球范围内较为公认的世界大学排行有四种,分别为QS世界大学排名、THES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US News排名以及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这四种排行榜各有侧重,对教师质量有较高要求,重视自然科学、轻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意愿为理工科专业的考生可重点参考。

  QS排名强调大学软实力,着重考察学术声誉和雇主对毕业生的评价,这两项的权重为50%。综合性大学及历史悠久的大学在QS排名中表现更好。

  THES排名赋予教学、科学研究各30%左右的权重,是所有排行榜中最为重视教学的。

  US News排名强调学术研究,科研论文的数量及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占权重65%,另一项重要的指标是学校的整体声誉,占权重25%。

  ARWU看重科研成果的数量等客观指标,如获诺贝尔奖、菲尔茨奖的数量及在顶级学术期刊的发文数量等。这些指标大多属于理工科专业领域,理工科大学在ARWU排行中占优。

  学科排名是高校在某个专业方向上实力的最重要标准。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五轮学科评估。除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尚未公布之外,前四轮的结果均可查阅。广大考生及家长可以结合专业意愿,重点以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参考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大学排行榜均为民间排行榜。它们采取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国外大学排行榜基本一致,只是在某些方面增加了权重,如办学规模、社会贡献等。应该说,按照学科专业或行业分类进行的排行榜更为科学,仅仅以大学为单位的排行参考价值不大。

  最后,考生及家长应结合省排名和报考倾向进行综合研判。目前,市场上的高考志愿咨询服务机构多数不具备专业能力和资质。考生及家长不可盲目听信机构建议,应该根据自己的省排名,定位相应的大学和专业,查阅相关的信息,如报考专业是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这体现了该专业的实力。此外,排行榜上几个位次的差别并不大,无须过分看重,如有条件,可咨询所在专业的高校教师、毕业生等,充分了解该专业在国内的分布、所在院校的就读环境及就业前景等信息综合研判。

相关阅读

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发布了《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其中提出,要制定《导游星级服务评价管理办法》,[详细]

2021-06-22 11:19:51

近年来,国家对于数字经济的战略布局和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发展带来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的人才需求,这些新兴科技产业的应用范畴较为宽泛,目前尚处于探索扩张[详细]

2021-06-22 11:10:45

21日,2021年度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在京启动。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马有祥在启动仪式上介绍,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2016年启动以来,培训人次逐年提[详细]

2021-06-22 11:05:32

一年一度的高考志愿填报马上就要开始了。近期,陆续有考生和家长反映,社会上有机构或个人通过互联网、电话、面询等方式,向考生和家长开展高校志愿填报指导活动并收[详细]

2021-06-22 10:42:50

曹云峰爷爷今年80多岁了,生活仍然丰富多彩,他经常去单位的老干部活动中心下跳棋、打麻将、打乒乓球。不同的是,刚退休那几年他步行去,后来这段路对他来说有点长[详细]

2021-06-22 10:29:16

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分类,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上路行驶的轮式车辆;而非机动车,则指虽有动力装[详细]

2021-06-22 10:23:30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对维系青藏高原及我国西部大环境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近日,记者跟随生态环境部采访团来到青海湖畔,在保护地[详细]

2021-06-22 10:18:43

我国首例被确诊的孤独症患者今年已经52岁。一个半月前,他的母亲去世了。他的父亲已过世多年,他一直由母亲照护生活,母亲是癌症晚期患者,过世时已80多岁。母亲生前[详细]

2021-06-22 10:17:12

  • 意见反馈:g2416238474@163.com
  • 稿件投诉:g2416238474@163.com
  • 网站首页:www.udlsy.com
  • 客服联系:g2416238474@163.com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