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最高法规范人脸识别应用 物业不得强制居民“刷脸”

来源:
9分钟前

       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对人脸识别进行规范,最高法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司法解释,对人脸信息提供司法保护。《规定》明确,在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人脸验证、辨识或者分析属侵权行为。

  背景

  滥用人脸识别侵权事件频发

  谈及制定出台《规定》的背景,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万明在7月28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人脸识别技术所带来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一些经营者滥用人脸识别技术侵害自然人合法权益的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和担忧。比如,有些知名门店使用“无感式”人脸识别技术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擅自采集消费者人脸信息,分析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心情等,进而采取不同营销策略。

  杨万明还谈到,有些物业服务企业强制将人脸识别作为业主出入小区或者单元门的唯一验证方式,要求业主录入人脸并绑定相关个人信息,未经识别的业主不得进入小区。再如,部分线上平台或者应用软件强制索取用户的人脸信息,还有的卖家在社交平台和网站公开售卖人脸识别视频、买卖人脸信息等。因人脸信息等身份信息泄露导致“被贷款”“被诈骗”和隐私权、名誉权被侵害等问题也多有发生。甚至还有一些犯罪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身份证照片等个人信息制作成动态视频,破解人脸识别验证程序,实施窃取财产、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等犯罪行为。上述行为严重损害自然人的人格权益,侵害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秩序,亟待进行规制。

  应对

  立足群众现实需求制定司法解释

  杨万明指出,人脸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中的生物识别信息,是生物识别信息中社交属性最强、最易采集的个人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一旦泄露将对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甚至还可能威胁公共安全。据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去年发布的《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显示,在2万多名受访者中,94.07%的受访者用过人脸识别技术,64.39%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被滥用的趋势,30.86%的受访者已经因为人脸信息泄露、滥用等遭受损失或者隐私被侵犯。这段时间,人脸识别成为热门词汇,社会公众对人脸识别技术滥用的担心不断增加,强化人脸信息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

  杨万明表示,最高人民法院立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主动回应人民关切和期待,严格依照《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吸收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有关经验成果,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了本司法解释,对人脸信息提供司法保护。

  新规

  门禁系统录入人脸时应征得同意

  人脸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小区物业对人脸信息的采集、使用必须依法征得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的同意。只有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自愿同意使用人脸识别,对人脸信息的采集、使用才有了合法性基础。据杨万明介绍,《规定》第10条至第12条,主要从物业服务、格式条款效力、违约责任承担等角度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予以回应。

  他说,针对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建筑物管理人以人脸识别作为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出入物业服务区域的唯一验证方式的,第10条明确,不同意的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请求其提供其他合理验证方式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根据这一规定,小区物业在使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录入人脸信息时,应当征得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的同意,对于不同意的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小区物业应当提供替代性验证方式,不得侵害业主或物业使用人的人格权益和其他合法权益。

  针对信息处理者通过采用格式条款与自然人订立合同,要求自然人授予其无期限限制、不可撤销、可任意转授权等处理人脸信息的权利的,第11条规定,自然人依据《民法典》第497条请求确认格式条款无效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第12条对自然人请求信息处理者承担违约责任并删除其人脸信息的情形作了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郭锋表示,实践中,部分小区物业强制要求居民录入人脸信息,并将人脸识别作为出入小区的唯一验证方式,这种行为违反“告知同意”原则,群众质疑声较大。“我们应该拥抱新科技,但同时也要尊重人格权益。小区物业不能以智能化管理为由,侵害居民人格权益”。

相关阅读

教育部昨天印发通知,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和教师开展为期九个月的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促[详细]

2021-07-29 10:09:23

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对人脸识别进行规范,最高法[详细]

2021-07-29 10:07:46

据淮安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淮安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显示,7月28日下午,江苏省淮安市发现4名(洪泽区3名、盱眙县1名)去湖南张家界旅游人[详细]

2021-07-29 10:06:48

近些年网络公益活动越来越多。在网络平台上,时常可以看到慈善机构发布的活动信息。对于网络上的公益活动,大家关注哪些问题?本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详细]

2021-07-29 10:04:34

上周,河南暴雨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为河南加油的同时,大家的防灾应急意识和能力如何?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详细]

2021-07-29 10:02:17

青少年的食品营养和健康工作始终牵动人心。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印发《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指南明确,“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详细]

2021-07-29 09:40:47

7月28日晚间,针对目前新冠疫情在全国多个城市出现关联病例,多个在线旅游平台相继出台了相关的退改措施。  此前,自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被曝发生新冠疫情后,[详细]

2021-07-29 09:35:36

随着一封封精美的录取通知书叩开家门,众多毕业生将开启人生新阶段。“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年的未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人生大厦[详细]

2021-07-29 09:32:39

  • 意见反馈:g2416238474@163.com
  • 稿件投诉:g2416238474@163.com
  • 网站首页:www.udlsy.com
  • 客服联系:g2416238474@163.com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