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舞台剧《家书》:一场传递红色火种的大学生文化实践

来源:
3分钟前

  《家书》剧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供图

  《家书》在瓮安演出时,观众感动落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供图

  “因为一封信,而去寻找一个人,为他拉开舞台的光幕,为他续写理想的征途……”一封家书,一纸情怀,一种精神。近日,一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社科大”)学生编写和演绎的红色舞台剧《家书》在贵州省瓮安县第二中学开始了首次校外演出。

  舞台剧以革命烈士冷少农写给母亲的一封家书为背景,通过现代与百年前两条线的交错,讲述了社科大的青年学生方绍闻在寻找“冷少农”中逐步了解冷少农一生的革命经历,刻画了以冷少农为代表的先烈们于乱世中投身革命的故事。

  把《家书》送回烈士故乡

  当《家书》剧组抵达冷少农烈士生长的瓮安县城时,已是凌晨1点半,这片红色革命老区以一场骤雨迎接了他们的到来。演出结束后的第二天上午,剧组来到冷少农故居,见到了冷少农的长孙冷启中。

  看着刚刚结束演出的学生,冷启中动情地说:“这场雨,是我爷爷在为大家接风洗尘。”听到这句话,《家书》编剧、总导演,2022级博士生李梦辰当即红了眼眶,“同学们身上的疲惫感一扫而空,仿佛有一种跨越时空的宿命感。”她说。

  本次外演,《家书》分别走进了瓮安县第二中学和贵阳孔学堂,上千名师生与瓮安当地人士观看了演出。

  “任他四周如何黑暗,即使无路可走,我们的精神仍然越进越烈!不屈不挠,不变换!人们究竟怎样划算?我们只要手段不乱,精神一贯,前途虽是茫茫,自然会有光明的一天!”两束聚光灯打向舞台中央,“冷少农”与“方绍闻”并肩而站,共同发出这段跨越百年的呐喊。舞台上,革命烈士与青年学生上演着跨越时空的对话;舞台下,几百名中学生热血澎湃,掌声不断。

  观看完演出,高二学生周弘妍仍沉浸在感动中:“谢谢社科大的哥哥姐姐们,他们以精湛的演技还原了冷少农烈士的革命情怀。”

  再一次站上舞台,将这段红色历史展现给台下的中学生,剧中“何应钦”的饰演者,大二学生梁星华感受到了一种传承。“这是一次信仰的传递,在表演的同时,我和台下的中学生们一起,再次被这段感人的故事激荡灵魂。”他说。

  2023年10月,《家书》复演的线上直播结束后,冷启中给社科大师生发来一封手写信:“谢谢社科大师生,只要你们铭记他们,这些英烈的精神一直都在激励我们前进,激励青年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能吃苦、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演出圆满落幕后,我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我们真的把《家书》送到了烈士故乡。”李梦辰感慨地说。

  把故事讲“活”,让观众心“颤”

  作为《家书》总策划、编剧兼制片人,社科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树辉陪伴学生走完了从剧本修改到反复排演的全过程。“我们的学生都是业余演员,出于对舞台剧的热爱、对人物的深度挖掘,能演到这样投入的程度,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我们是护行者,更是讲故事的人。”在冷少农妻子商娴贞的饰演者、大二学生郑璐旻看来,这次演出是冷少农另一种意义上的“回家”。“面对台下的青年学生,面对贵州的父老乡亲,整个团队心中想的都是怎么把冷少农的故事讲活、讲好。”她说。

  如何把烈士故事真正讲活?编剧李梦辰费尽了心思。本次搬上舞台的新版《家书》,是在首演版基础上的全新创作,与首演版剧本相比,仅新编内容就达到了70%以上,剧本总字数超过1.7万字。

  李梦辰介绍,新版《家书》剧本,不仅删减了许多冗余、戏剧冲突较弱的戏份,还调整了部分重要戏份的表现形式。如冷少农“写家书”这一段剧情在首演版本中以“写实”的方式呈现,而在新版本中则更偏重“写意”,通过分割的空间和压缩的时间使矛盾更加聚焦,情感冲击更加激烈。此外,在保持全剧核心立意不变的基础上,剧本丰富了“恽代英”“何应钦”等配角的故事情节,强化“多线叙事”的戏剧逻辑,从而使故事更加丰满、人物更加立体。

  把握角色内心情感,才能让剧本真实动人,让革命精神深入人心。《家书》的故事发生时,中国革命正发展到一个关键时期。剧中,冷少农一面作为国民政府军政部少校秘书做潜伏工作,一面秘密领导南京的工人运动,每天宛如在刀尖上行走。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老家母亲的来信,母亲不了解他在南京的情况,在信中指责他“不忠不孝,忘恩负义”。面对家人的误解,冷少农以一封长达5000多字的家书回复母亲。“我真的是不忠不孝、忘恩负义吗?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这既是整部舞台剧的核心,也是最具矛盾冲突的一个爆发点。

  此外,《家书》还重点挖掘了冷少农在“大家”和“小家”之间的抉择,着重刻画冷少农在一次次摇摆不定中做出取舍,调动起观众的情绪,让观众的心“颤”起来。“革命烈士会有迷茫的时候,也会有思念家人的时候,但正因为在种种选择面前他们还是决定坚持信仰,这样的坚持才更显得可贵。”李梦辰说。

  “我们都是传递火种的火炬手”

  从2021年剧本起草,再到《家书》来到贵州上演,不知不觉间,社科大师生与《家书》已携手走过近3年时光。张树辉告诉记者:“希望利用红色家书文化,在学校里打造一部能够传承、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成长有帮助的原创校园剧。”

  参与了剧本创作的全过程,也见证了学生演员的毕业和更换,李梦辰不禁感叹,“《家书》和我的求学生涯,和我最好的青春年华都是紧紧关联在一起的”。

  反复修改打磨剧本,一遍遍地排演,李梦辰感觉,自己慢慢地变成了剧中人,逐渐真正理解了何为信仰的力量。“如果能穿越时空,与冷少农烈士对话,我很想对他说,您的故事,我们在聆听着、诉说着,您的事业,我们在继承着、开创着。”

  对学生演员而言,走进瓮安,如同踏上一场追逐先烈信仰之光的寻根之旅,与自己所演绎的人物“灵魂相接”。

  演出期间,《家书》剧组还前往冷少农故居实地参观,瞻仰烈士雕像。在冷启中的讲述下,学生们穿过一间间廊房,顺着冷少农成长的脉络一步步走过。对早已熟知烈士故事的他们来说,这更像是一次久别重逢。

  “我不仅看见了烈士雕塑,还看到了宋德惠的模样,虽然我早就了解过她,但她还是比我印象中更佝偻一些。”大三学生张沛欣是剧中冷母宋德惠的扮演者,走在故居中,她仿佛也看到了宋德惠的一生,“我看见灶台和院落,跨过青苔和门槛,宋德惠的身影出现在每个角落,等待着一个叫农儿的孩子回家”。

  梁星华还记得,在烈士故居参观时正逢小雨,四面青山环绕,眼前雕像矗立。“我们乘坐大巴前来,一路上尚且颠簸,费时良久,冷少农从瓮安走到贵阳,再走到广东,一路艰辛可想而知。我想如不是熊熊不灭的革命之火,又是什么支撑着他走过这潜伏的阴暗岁月呢?”在冷少农烈士雕像前,梁星华驻足良久,“他仿佛就在盯着瓮安,盯着贵州,盯着整个中国,也盯着我——看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说。

  因这片烈士故土的滋养,《家书》在舞台上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冷少农是百年前的探路人,他为了撕开黑暗迎接黎明而牺牲,他和其他前仆后继的战士的事迹,值得我们一遍遍去追寻,去重现,去铭记。”郑璐旻说,“如果说红色精神是一个火种,那么历史中的英烈事迹便是一把把火炬,我们都是传递火种的火炬手。当我看到台下观众眼泛泪光,听到掌声真诚而热烈,我就知道,这火种,正在熊熊燃烧,愈燃愈烈。”

相关阅读

四川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2021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监局正式启动了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详细]

2024-01-19 14:24:43

  《家书》剧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供图  《家书》在瓮安演出时,观众感动落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供图  “因为一封信,而去寻找一个人,为他拉开舞台的光幕,[详细]

2024-01-19 14:23:13

哈尔滨文旅爆火后,仿佛整个东北都冒着热气。这不,辽宁营口的红旗大集,早几天上了央视新闻联播,还带红了一名卖饼干的“红旗大集小岳岳”。1月5日,中青[详细]

2024-01-19 14:21:55

1月1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举行通话。  此次通话,是在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去年11月,两国元首会晤后,中美两国商务部部长就在[详细]

2024-01-19 14:19:44

“幸亏学校每学期都会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状况评估,这才能够及时发现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近日,四川省雅安市的一名学生家长李梅(化名)在向记者回忆此事[详细]

2024-01-19 14:18:07

日前,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主要目标是,到202[详细]

2024-01-19 14:17:14

2024年,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迎来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新一轮改革行动将在哪些重点领域谋求新突破?怎样打通改革向基层穿透的堵点?1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地方国资委[详细]

2024-01-19 14:15:59

1月1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是一份未来5~25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路线图,其中明确了不同节点的美丽中[详细]

2024-01-19 14:14:52

  • 意见反馈:g2416238474@163.com
  • 稿件投诉:g2416238474@163.com
  • 网站首页:www.udlsy.com
  • 客服联系:g2416238474@163.com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