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黄河岸边的老村新家

来源:
2分钟前

     一

  “知道不,咱厂又有大订单了!”

  “都看上了咱黄河人家的手艺啊。听海英嫂说,都有回头客了!”

  话音未落,在场的人都笑了。 

  2021年初冬的一天,我再次来到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千安社区——这里是河南省的黄河滩区迁建安置区试点。路过一家塑藤编织厂时,看见人们一边两手翻飞地干活儿,一边高兴地说笑着。2016年8月,千安社区迎来范县张庄镇前房、后房、双庙朱、李菜园、王英五个滩区村数千名群众的入住。一晃五年过去了,变成社区居民的滩区百姓,不仅告别了水患和贫穷,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说话的是张玉芳和储月霞。她们口中的海英嫂,全名韩海英,是这个厂区的经理。韩海英来自前房村,今年三十九岁,是千安社区选树的“乡村出彩巧媳妇”。

  张玉芳、储月霞也是前房村的媳妇,年龄都在三十三四岁。张玉芳说,以前在外地打工,一年只能跟家人团聚一两次。每次视频聊天,说不了几句话,一想家想孩子,就流眼泪。现在在家门口上班,省了房租、路费等开支,算下来不比外面差。“最好的是,一家人终于在一块儿了。”张玉芳笑了。

  “可不是,外出打工那些年,一会儿北一会儿南的,没个安稳的时候。租个屋子住,面积小,房租贵。现在住这么大的房子,还是两层,宽敞得住不过来。”储月霞接过话茬。

  千安社区与滩区老村隔着黄河大堤。我登上大堤时,与韩海英正好碰了个对面。韩海英正在用手机录视频。连日天气晴好,黄河水势平稳,在初冬暖阳的照耀下,满目波光粼粼。堤下就是滩区老村。

  韩海英兴奋地说:“老村变化太大,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是啊,老村变化这么大,我也快认不出来了!

  二

  前房、后房、双庙朱、李菜园、王英五个村庄都坐落在黄河岸边。昔日,住在这里的人们,穷其一生都在挖土垫台、加高房子。那时,黄河差不多每五年就会泛滥两次。人们就这样在淹了建、建了淹,淹了再建、建了再淹的过程中抗争着,始终难以走出贫困。

  2018年年底,随着最后一批群众迁往社区,滩区老村的复垦工作立即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现在,五个村的宅基地全部复垦完毕,且已流转出去。村民不用动一锨一锄,就可以用土地入股分红。

  一路走来,果蔬大棚、花卉苗木纵横连片,哪还有一点儿老村旧貌?举目望去,那些高低错落的房子不见了,那些曲里拐弯的街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沃野千顷,是一马平川。

  绕过一座果园,我们与一渠黄河水同行。它沿途滋田润禾,一路澄沙汰砾,渐成一股清流。至前房村,折身转向一个五十亩的鱼塘,水面陡然变得开阔。鸟飞长空,鱼翔浅底,林木一片葳蕤。

  这里,是前房村的活水养鱼基地。这条渠,叫丰收渠。

  老村复垦后,前房村两委在市里派来的驻村第一书记赵俊伟帮助下,多方筹资,建起一个颇具规模的党员创业示范园。他们种了一百亩新品种秋月梨,在梨树下养了两万只肉鹅,带动全村贫困户增收致富。滩区老村废旧坑塘治理期间,他们又抢抓机遇,引黄河水进村,新建了一个活水养鱼基地。大池塘上划出若干小池塘,分别养虾养蟹养鱼。鱼有数十种,尤以黄河鲤鱼最为出名,曾受邀参加省脱贫攻坚优秀成果展,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前房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房爱银,此刻正穿着防水衣裤和村民张网捕鱼。沉甸甸的网兜里,竟有数十条一二十斤重的大鱼。有围观者举着手机,建议他和鱼合个影。房爱银半跪在网前,探身抱起一条一米多长的大鱼。尽管鱼儿溅得他头上脸上全是水,可他的眉里眼里却全是笑。

  三

  张心善是大李庄村人,大李庄村距王英村不远。三十一岁的张心善,先前曾在山东、江苏等地经营字画、工艺品等生意。王英村较其他村复垦早,张心善抢占先机,来到王英村创业,先后流转七百亩土地,发展特色养殖和特色种植。他养了七百头牛、六百亩蚯蚓,种了数十亩优质品种葡萄、数十亩优质品种草莓,此外还有数十亩樱桃树和猕猴桃树。

  如果单看养了多少这个、种了多少那个,是看不出什么门道的。其实这里面大有讲究:牛吃剔除下来的果蔬枝叶根茎,膘肥体壮;蚯蚓吃牛粪,生机勃勃;蚯蚓粪疏散蓬松,用它为果蔬施肥,根深苗壮。张心善有七个大棚里的草莓使用蚯蚓粪作肥料。那些草莓无论地栽的,还是盆栽的,无不长势喜人。他一连拿起好几盆草莓给我们看,每一盆底部都被穿透,伸出密密匝匝的根须。他说,到时会连盆带草莓一块卖出去,将这种有机种植介绍给更多人。

  可别小瞧了蚯蚓。蚯蚓通过吞食、消化、排泄、钻洞等活动灭菌松土,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蚯蚓本身还是一种中药材。另外,蚯蚓还是上好的鱼饵,可卖到五六十元一斤。蚯蚓粪作为有机肥装袋出售,十分走俏。张心善说,来年春天,他准备扩大蚯蚓养殖规模,建一个有机肥厂。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不少人已经认识到了蚯蚓的价值。有林场场主找上门来,让俺去他们那儿养蚯蚓,而且提出租他们的地可以免租金。”张心善笑着说。

  种养双赢,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能盈利。一个生态高效的循环经济农业生产链条,已在滩区老村一带悄然形成,这边厢牛羊成群、鱼虾满塘,那边厢稻鸭共作、瓜果飘香。

  四

  石桂莲家的房子,上下两层,宽敞明亮。这天她一大早起来,走到老姐妹刘秀梅家,两人约好把近期编好的塑编产品送到塑藤编织厂去。

  刘秀梅家院里有一辆三轮车,她正在往车上装塑编桌椅。她说:“把厂里的活儿拿到家来干,可以多挣不少钱哩。”

  刘秀梅和石桂莲不仅都来自前房村,还有一个共同的经历,眼睛曾短暂失明。赵俊伟入户走访时发现了问题,及时把她俩送到市里医院,做了手术,两个人才重见光明。刘秀梅说:“失明了,又能看见东西了。老了,又能干活挣钱了。这日子,真是好得没话说啊!”

  厂子离家不远,一会儿就到了。韩海英隔着玻璃门看见她俩,赶忙迎出来,一边招呼几个年轻媳妇帮着卸车,一边责怪说:“两个老人家也真是的,不是早说过,打个电话就行了,咋又跑来了?”

  “这不是也没有几步路嘛。”刘秀梅说:“再说,还得拉新料回去,接着编啊。”

  韩海英扬手喊来验货员验货,然后叮嘱对方,完事后领老人家去财务那结算工资。厂里实行计件工资制,十天一结算。韩海英说,她过去在外地打工时吃过拖欠工资的亏,如今自己做主了,决不给大家添一点儿心理负担。

  这个厂主要生产加工沙发、桌椅等,产品远销海外。厂里常年用工一百多人,为社区留守妇女、老人、残疾人拓宽了灵活就业的门路,人均月收入三千元。如果想多劳多得,或不方便来厂里,还可以像石桂莲、刘秀梅这样,把活儿拿到家里去做。滩区人勤劳朴实,务农之余不是编柳条筐、织芦苇席,就是扎箕子、打草苫,一双手没有闲过。如今从事塑藤编织,不是什么难事儿。

  王英村的石贤增行走不便。这些年,党和政府没少帮扶他,为他落实了“两不愁三保障”等政策。现在,塑藤编织让他的一双巧手多了用武之地,令他对生活信心大增。韩海英说,石大哥经手的产品,都是信得过的免检产品。石贤增说,靠一双手“走路”,日子一样有奔头。

  翌日早起,我特意选择沿黄河大堤返程。大堤高如山梁,两旁林带莽莽苍苍。往这边看,黄河波澜壮阔,一往无前,跌宕起伏的浪涛里跃出旭日;往那边看,社区岁月静好,高低错落的楼群间走出车流人流。

  听着晨风送来的阵阵林涛、隆隆潮声、声声鸟鸣,我不禁想,这黄河岸边的老村新家,一年一个模样。也许用不了多久,又是一幅崭新图景!

相关阅读

日前,2021年“北京最美街巷”评选结果公布,东城区府学胡同、西城区鹞儿胡同、朝阳区望京小街、延庆区鸿川北路等10条特色鲜明、环境整洁、居民生活舒适的[详细]

2021-12-22 10:29:02

  一  “知道不,咱厂又有大订单了!”  “都看上了咱黄河人家的手艺啊。听海英嫂说,都有回头客了!”  话音未落,在场的人都笑了。   [详细]

2021-12-22 10:28:15

年底将至,又到了写工作总结的日子。社交媒体上,围绕年终工作总结的讨论和吐槽有不少。有人表示头脑空空、毫无头绪,总是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勉强急就章;有人直言&ldq[详细]

2021-12-22 10:27:33

20日,话题#戴耳机听歌睡觉致耳聋#以3.2亿阅读冲上热搜!如今不少年轻人可谓“耳机一族”,通勤、运动、入眠……很多人已然习惯长时间与耳机[详细]

2021-12-21 12:55:49

电影《中国合伙人》讲述了三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一起合伙创业追逐梦想的故事,他们30年的友谊和拼搏,让人感慨不已。  在湖南株洲,有这么三位爷爷,他们合伙创[详细]

2021-12-21 11:57:15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20日发布消息,铁路部门联系了解管内高校放假时间,及时掌握客流动态,适时调整运力配置,针对学生客流需要,分批次恢复开行图定列车。[详细]

2021-12-20 16:38:10

“甘肃将以最大的诚意和努力,充分把握此次欧美同学会‘双创’大赛契机,结合甘肃省在生物医药和中医药方面的资源优势及产业基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详细]

2021-12-20 16:36:49

20日,记者从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十四五”时期该省重点从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提质升级、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协调融合发展、民生福祉改善[详细]

2021-12-20 16:32:36

  • 意见反馈:g2416238474@163.com
  • 稿件投诉:g2416238474@163.com
  • 网站首页:www.udlsy.com
  • 客服联系:g2416238474@163.com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