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学期期末考试的时间,对那些在大学里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而言,这是一段难熬的日子。其实,大学学困生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理工科学困生问题更为突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由学习困难所引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对学困生产生的负向激励影响越发堪忧。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学生工作人员开始关注大学学困生问题的研究,在家校联合、学业帮扶、改进教法、心理辅导、严格纪律、举办公益讲座等方面帮助学困生转化,但如何更细致地审视学困生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使转化更有效度,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什么原因导致了学困生的产生
导致一些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理工科大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极易导致学困生问题的产生。理工类学科学业难度大,衔接性强,学生的功课一旦落下来,再想赶上去就相当困难。再加上一些大家“为了高考多吃点辛苦,考上大学就好了”之类的错误想法的诱导,有些理工科新生入学后的须臾放松就会使他们产生学习困难。他们面对学习困境时的感受仿如面对万米长跑:即使幡然醒悟,奋起直追,身边的同学已经远远地跑在前面,甚至早已不见踪影。于是在习得性无助的境况下,学困生极容易产生自卑、退缩、焦虑、孤僻等心理症状,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而无法自拔的学困生亦不鲜见,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学习困境。
其次,理工科学困生,特别是重点大学的学困生和中小学学困生的学困原因有着根本的不同。他们基本上都是基础教育的学优生,在智力、生理上非但不存在任何影响学业的功能性障碍,绝大多数的同学甚至有着超强的学习能力,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失能或学习障碍是导致学困生的主要因素。理工科大学学困生除了学业负担沉重的致困因素之外,还主要存有因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等产生的自卑心理;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的紧张而缺乏社会支持;专业思想的不稳定导致学习兴趣减退;对自我的片面认知和过高的要求使自己看不到希望和未来,自我效能感降低等独特的致困因素。
再次,治标不治本的转化措施进一步加剧了学困生的现实困境,客观上扩大了学困生的群体数量。事实上,关于理工科学困生转化问题可资借鉴的解决措施和方法少之又少。现在一些学校进行的家校联合、严格纪律等做法强调的是对学困生外显行为的约束,这些对学困生学习行为简单而粗暴的规范,无助于他们良好而积极心理状态的形成。更为严重的是,不解决心理问题,一味地对学困生施加与其心之所念相悖的严格管束不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还往往会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学困生需要不竭而稳定的转化动力
学困生的现实困境是受多因素长时间影响的结果,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施以长时间、有计划的教育影响。我们观察到,个别心理辅导、举办公益讲座等措施可能会使一部分学困生的自信心、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有短暂提升,但是由于有针对性持续帮助的缺失和学困生转化长效机制的缺位,大多数学困生在短暂的学习提升之后,很快就会出现转化“退化”的现象,重又“回归”到以前那种所谓的“不成熟”状态,这说明碎片化、零星随机的教育影响无法收到学困生转化工作的良好效果。
受学习情境的巨大变化和其他非学习能力因素,以及后期转化措施不力的影响,理工科学困生在转化无望的彷徨中所滋生的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致使他们在学习困境中越陷越深。想要改变学困生的这些不合理认知、失控的情绪和意志力薄弱等个性心理特征,实现他们在学习上的彻底转化,就需要给予他们不竭而稳定的转化动力,以支持他们的心理长期而持续调整。
拓扑学创始人、实验社会心理学先驱库尔特·勒温把这样的转化策略概念化为“解冻—移动—冻结”三步行动理论。即:先由相关人员对学困生展开谈心、交流、帮扶等相对温和的转化活动,以缓和他们的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实现学困生原有学习心理和行为的“解冻”;再通过系统的教育活动逐个清除学困生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情绪压力管理等心理方面的困扰因素,创造出心理“流动性”,促使学困生发生充分的心理和行为“移动”,逐步脱离原有的心理平衡,慢慢靠近并达成所期望的新的心理平衡;新的心理平衡的达成并非学困生转化工作的终结。恰恰相反,在这一转化关键阶段,学困生的自信心、认知水平、人际沟通能力、情绪压力管理能力以及学习动机等均获得了质的提升,但是如果“移动”不够充分,或者缺乏“领跑者”持续激发学困生的自我“内驱力”,他们新的心理平衡就极容易出现“退化”现象,无法实现转化成果的“冻结”。可以说,把新的心理平衡在学困生身上冻结稳固下来并保持“持久性”才是学困生转化工作成功的标志。
如何让学困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好的教育策略需要有科学的实施路径才能收获理想的教育效果。然而,文献研究表明,我国理工科学困生基数较大,这意味着实现其个体心理的改变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一方面个别干预成本太高;另一方面相较于学困生的基数,教育资源显得十分有限,个别干预只能是杯水车薪。那么,如何让我国的理工科学困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呢?
诸多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团体辅导方式是现阶段解决此类问题比较理想的干预模式。团体辅导具有教育功能、发展性功能、预防和治疗性等功能。团体辅导是“领导者”(即团体辅导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运用群体动力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和训练技术带领团体成员实现预设的团体目标。通过团体辅导可以使学困生在开放性的团体情境中获得内在需求的满足和认知能力的提升;通过相互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使学困生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在团体氛围中相互影响,促使他们共同成长,并成为彼此的社会支持力量。
大学学生工作部可组织心理教师和各学院心理辅导员担任学困生团体辅导的“领导者”,对学困生进行长期的心理优化行动干预。团体辅导内容可涉及人生观和价值观、情绪压力管理、自我认知、爱的表达及爱的品质提升、人际互动技巧及和谐关系构建、学习心理调适、意志力提升和潜能开发等主题。每周活动一次,每个团体人数可控制在30到40人。目前,很多大学的学院都设置了一名心理辅导员,加上心理中心的教师,足可以组成一个学困生心理干预团队。每位老师带领一个学困生团体,基本上可以覆盖到大学全体学困生。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学困生进行长程的心理优化行动干预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解决理工科学困生问题。
团体辅导的实施可以有效实现学困生学习心理的“解冻”与“移动”,但是要实现新的心理平衡的“冻结”,还需辅以健全的学困生学业提升工作机制,给予每一位学困生以最真挚的帮助和最深切的关怀,将学困生的学业帮扶工作切实落到细微处。大学相关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学困生问题,高位统筹,做好顶层设计,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一支以品学兼优的学优生、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和优秀的学工人员为核心的学困生学业帮扶团队。专业教师可利用周末等空闲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学困生补习功课,答疑解惑;学优生是学困生朝夕相处的亲密同窗,让他们和学困生“一对一”结对,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同学之间的同侪效应,帮助学困生提速跑,并不断地激励学困生,使之获得转化的持续动力;而学工人员则可以穿插其间,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
除此之外,体育运动对学困生的转化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曾列出提升人的幸福感的四种“神奇药水”,其中第一个就是体育运动。学困生往往对很多事情都缺乏兴趣,平时不爱运动,常常感觉什么都不想做,缺乏动力,且常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体育运动可以使个体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肾上腺激素、多巴胺、血清素以及内啡肽等缓解不良情绪的物质,明显提升运动者的兴奋程度。这种运动带来的兴奋性有助于学困生转移注意力,减轻思维反刍,提高记忆力。每天适度的、有计划的运动可以使学困生的学习达到最佳状态。同时,长期的体育运动不但能强健其体魄,还能显著提升他们克服困难所必需的坚强意志品质。然而,就学困生所处的现实困境而言,他们中的很多人很难做到自觉而有规律地参加体育运动。在这一方面,大学学生工作部和体育部可以密切协作,成立体育运动训练小组,由专职体育老师制订科学而详尽的训练计划,通过有规律的体育运动训练,提升学困生的幸福感,给学困生的自我转化提供不竭的持久动力。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国家投入巨大成本培养出来的基础教育的“学优生”沦为大学的“学困生”殊为可惜。由学困生引发的危机事件也是时有发生,严重掣肘了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大学有责任本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科学而有效的行动方案,强化学困生问题的研究,加强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使之成长为国家建设的未来英才。
相关阅读
2022-01-11 11:31:16
2022-01-11 11:27:38
2022-01-11 11:26:10
2022-01-11 11:22:25
2022-01-11 11:16:27
2022-01-11 11:10:48
2022-01-11 11:10:14
2022-01-08 16:4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