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先后救助大象20余次!云南保护大象由来已久

来源:
15分钟前

      在云南,对大象的关注和保护由来已久。云南现在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收容救助制度。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自成立之后,先后救助大象20余次。

  一大早,公象“小强”和“依嫩”“ 忆双“三头大象,一同走出亚洲象种源繁育与救助中心,开始了当天的野外适应性生存训练之旅。说是野外训练,其实就是饲养员陪着它们上山逛吃。

  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工作人员 熊朝永:这些救助回来的大象,因为有一段时间是在进行康复的治疗期,那么治疗结束以后,我们就要把它带到森林里面进行适应性的生存训练。

  首先是不能让它丧失了野外生存的能力,要让它可以多一些食物的采集,来补充自己的营养所需,同时多一些运动的话,对于他自己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在野外开展训练的时间,通常在7个小时左右,而且要做到象到哪里,“象爸爸”就要跟到哪里,确保大象在野外康复训练整个过程中的安全。

  小象“小强”是个被象群抛弃的孤儿,刚被发现的时候,才8-10个月大,现在已经成了救助中心出了名的捣蛋鬼。而母象“依嫩”被收容后,于2017年顺利生下了小象“忆双“。

  现在在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与救助中心,共有8头这样被救治收容或繁育的亚洲象,每头大象有两位饲养员,他们都称呼自己为“象爸爸”。因为长时间和大象在一起,每头大象都听得懂“象爸爸”们的傣语。

  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工作人员 熊朝永:比方说刚刚有听到的“嘛”就是过来的意思,然后“拜”就是走的意思,因为“象爸”长时间和它们相处,用语言来交流,它适应了“象爸 ”的这种语言,就是一种条件反射。

  如今在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与救助中心,共有26名“象爸爸“,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这些救助象的身体恢复健康,能够适应自然环境,重回大自然。

  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工作人员 熊朝永:至于说什么时候能够回归到森林,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还要去进行很多的工作,最终要由专家给出建议,给出定论,能够放归了,我们才会去开展这个工作。

相关阅读

2021年高考已于日前结束,摆在考生和家长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志愿填报。不少“过来人”善意提醒考生:“比考得好更重要的,是志愿填得[详细]

2021-06-18 13:17:04

在云南,对大象的关注和保护由来已久。云南现在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收容救助制度。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自成立之后,先后救助大象20余次。  一大早,公象&l[详细]

2021-06-18 13:08:45

明知这种赚钱方法是犯法,仍然肆意妄为。9个月的时间,她通过网上“抢单”“垫资”等方式牟利4万多元,11张银行卡流水达到3000多万,受害人达1.[详细]

2021-06-18 13:07:07

位于宝成铁路与阳安铁路交会之处的阳平关站建于1956年,虽然是一座三等小站,却在铁路运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如今,这里每天停靠十几趟旅客列车和多趟货运列[详细]

2021-06-18 13:02:25

仲夏的百坭村,山坳间的橘林已挂满青果,在阳光照耀下等待着新一季的丰收。靠近公路的百布屯,一栋新建的村部办公楼已投入使用,办公楼一侧是黄文秀先进事迹陈列馆,[详细]

2021-06-18 12:56:02

全国从南至北的麦收工作已经到了陕西。接连几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下称“西农”)因为“麦收”多次引发关注。组织3000名学生实践麦收是西农传统[详细]

2021-06-18 12:05:58

《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  据此,上海将致力以“智慧”手段弥补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短缺带来的服务不[详细]

2021-06-18 11:59:44

今年32岁的朱雅丽是湖南一家酒企职员,17日,她来到长沙天心区一泳场上“美人鱼”课。戴上潜水面镜,穿上比基尼泳衣、单蹼和紫色美人鱼尾巴。鸭式入水后,[详细]

2021-06-18 11:26:19

  • 意见反馈:g2416238474@163.com
  • 稿件投诉:g2416238474@163.com
  • 网站首页:www.udlsy.com
  • 客服联系:g2416238474@163.com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