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空眺望,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旁,大小海岛星罗棋布,犹如散落的明珠点缀在苍茫大海间。
“十四五”新起点上,作为拥有3000多个岛屿、位居全国岛屿数量之首的省份,浙江被赋予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任之时,探索海岛振兴也具有了更深刻的示范意义。
连日来,记者探访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多个海岛乡村,从美丽乡村的感官享受开始,深入至乡村美丽经济的发展脉络,再至风雅之中的乡村精神内核,试图寻觅海岛共富路上的振兴经。
生态立村:一场与美的邂逅
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在定海,将生态因素放在首位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海岛乡村的发展之本。
用天窗引入自然光照明、使用光伏板充电、依靠地势将水体形成一套循环系统……定海区马岙街道马岙村村口,数个场景向游人集中展示了村庄的净零碳之道:依靠自然的力量,尽量避免资源的浪费与滥用,让村庄、村民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生。
净零碳,指通过节能减排、产业调整、植树造林等抵消人类生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最终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定海区委书记庄继艳介绍,近年来,定海把净零碳理念贯穿在乡村振兴工作,探索着净零碳乡村建设。定海区根据联合国《净零碳乡村规划指南》制定了定海净零碳乡村十项导则,6个净零碳示范点已经分类分批实施改造提升。
其中,2019年,新建村作为全球净零碳乡村典型案例亮相首届联合国人居大会。如今的新建村,青山绿水间,白墙黑瓦的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很难让人想象之前的“穷山村”模样。
新建村党支部书记余金红是这个海岛山村蝶变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十几年前,村庄开始进行改造提升,拓宽路面、安装路灯……在建设基础设施之外,我们还在村庄原有基础上,让角角落落都充满记忆中的乡愁味道。”
那时,新建村并没有想到,这些颇为原始的改造之路与联合国提倡的净零碳乡村不谋而合。“其实,大家的目的都是做生态的文章。”余金红说。
眼下,生态立村的理念在定海全域铺就开来。在2021浙江定海美丽乡村周开幕式上,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亚洲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伍江介绍,此前,联合国人居署和同济大学团队以建设净零碳乡村为目标,对定海提出了10个方面的行动建议。
“这套为定海乡村打造的净零碳导则,对下一步系统推进定海净零碳乡村建设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也意味着定海净零碳乡村建设从示范案例走向实践。”伍江如是说。
美丽经济:“两山”转化的成功路径
打造共同富裕的海岛示范窗口,离不开乡村产业的兴旺和繁荣。行至定海各村,处处皆景的美丽画卷不仅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融为一体,更是用“颜值”触动了美丽经济的按钮,为乡村源源不断地带来振兴机遇。
坐落于新建村一片民宿之中的农家乐画春园,由当地村民袁婵娟和家人一起创办。她们从一张酒桌开始,生意越做越红火,“现在一年收入有二百万元,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近年来,在新建村,像袁婵娟这样在家门口创业的人越来越多。2016年,在外闯荡多年的村民周国兴回乡创业,在村干部建议下与传统农家乐错位经营,办起了“燕归来”餐厅,主打咖啡、茶和简餐。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旅游,周国兴直言“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余金红介绍,目前新建村已发展农家乐40余家,民宿客栈近20家。2021年,村庄预估全年游客接待人次突破50万。这直接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10年前,这里人均年收入是7000多元;现在已经增加至4.2万元。
放眼整个定海,海岛乡村游已然成为拉动乡村振兴的一大引擎。“海上河姆渡”康养田园综合体、柳行海岛民俗产业、白岩山农庄生态旅游发展、“大乐之野·南洞”民宿品牌……定海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凤梅介绍,乡村振兴路上,定海以市场为主导,通过“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企业运营”的模式,构建美丽经济共谋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针对美丽经济发展空间不足问题,我们当好‘店小二’,以‘最多跑一次’理念引领盘活农村存量资源。”林凤梅说,定海在农村承包地、宅地基“三权分置”改革等领域进行探索,如为黄沙·秘境等品牌民宿项目腾出闲置宅基地55.2亩、农房3.3万平方米,实现长期规模流转土地3.8万亩、流转率60%。
2018年,马岙村排查出17套闲置农房,除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房屋外,村里投入资金对倒塌、破旧的闲置农房进行修复,并对原先院内种植的近百年树龄的树木、搭建的土灶等进行保留或美化后,引入民营资本打造成“村回”精品民宿群。
“沉睡”的农房变身美丽院落,不仅盘活了闲置农房,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村民金燕如今有了另一个身份——“村回”精品民宿群的员工,“一个月收入有3000元,还不耽误照顾家里的农活,我非常满足了。”
从青山绿水间探得“金山银山”,定海从点到面、由盆景到风景,形成多种开发经营模式的迭代,讲述着美丽经济的一个又一个可能。
文化兴村:风雅之中的精神内核
从美丽到富裕,定海乡村振兴之路并未就此止步。三毛祖居、缪燧纪念馆、双桥木偶戏展馆……作为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乡村还亮出了文化的“王牌”。
位于小沙街道的庙桥村坐落着著名女作家三毛的祖居。庙桥村党委书记乐科龙谈及,以三毛文化为落脚点,当地提质升级三毛祖居、建设三毛书吧民宿、打造三毛竹林及附属配套项目等,同时联合开展三毛散文奖、三毛特展、三毛品读会、海峡两岸三毛文学论坛等活动,不断打响名人文化品牌。
在新建村,徽派建筑、火车广场、渔民壁画、文艺书屋等让风景旖旎的村庄多了几分文化创意气息;在马岙村,随处可见的海洋元素让“中国海岛第一村”呈现得更为具体;在黄沙岙,匠人针对手作文化进行授课教学,亲子可以体验手工绘画、器物制造等……
在定海,浓厚的文化底蕴融入在各自村庄发展之中,形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乡村之美。
不仅如此,定海还引进建成群岛美术馆,开展展览交流、农民画创作培训等;采取“公司+工作室”模式,开发渔民画、绳结、剪纸等本土文化衍生产品及靠垫、漆盘、丝巾等文化旅游商品。同时,当地引入荷颜月色树脂画工作室,开发石头画、树脂画、禅绕画等创意体验项目,进一步打响南洞海洋民俗文化品牌。
为何村庄选择用文化彰显乡村的精神内核?舟山市定海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应海康说,乡村振兴,口袋要富,脑袋更要富,“将海岛的文化植入村庄的发展之中,既让乡村有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也让村民享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美丽、富裕、文雅……共富路上的浙江定海,用这三个词揭秘了海岛乡村的蝶变秘籍。而今,在东海之滨,海岛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构成了独特而亮眼的海岛风景线。
相关阅读
2021-06-01 14:16:37
2021-06-01 13:46:06
2021-06-01 12:48:38
2021-06-01 12:00:01
2021-06-01 11:53:22
2021-06-01 11:31:21
2021-06-01 11:20:17
2021-06-01 1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