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7日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始出现污染天气,太行山沿线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甚至还一度达到了中至重度污染水平。在全国空气质量连年好转的情况下,秋冬季为什么还容易出现污染状况呢?
专家分析:季节转换期间易产生大气污染
据了解,从11月7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逐渐上升;8日至10日,河北南部、山东和河南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但京津冀中部太行山沿线城市污染程度相对突出。截至11月10日早晨6点,京津冀鲁豫5省市中,有11个城市PM2.5日均浓度超标,其中PM2.5日均浓度峰值出现在9日的石家庄,为174微克/立方米。北京市在8日中午前后、8日傍晚至9日全天出现短时PM2.5中度污染,峰值浓度达到143微克/立方米。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自发:这样的污染过程,在过去十多年频繁发生。一般都会在季节转换的过程中发生,像春天的时候,3月份,还有深秋的时候,像国庆节的前后,还有取暖期,秋天转冬天的过程当中,10月下旬、11月上旬,比较容易产生这样的天气。
专家指出,进入秋冬季后,地面气温明显降低,逆温、早晚高湿有雾等现象较为频繁,空气流通性差,污染物难以扩散,容易积累。北方地区在进入采暖期后,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于环境容量,在叠加这种不利气象条件后,污染程度更重,持续时间也更长。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自发:一两天不利的条件,基本上现在这种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的架构,都能扛得过去。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蓝天还是比较多的原因,但是现在如果超过了六、七天,就扛不住了,污染物累积下来,就容易产生这种重污染天气。
相关阅读
2024-11-11 16:49:58
2024-11-11 16:49:05
2024-11-11 16:47:55
2024-11-11 16:46:39
2024-11-11 16:41:57
2024-11-07 22:42:03
2024-11-07 22:41:23
2024-11-07 22:40:31